您的位置: 首页 >本科动态>详细内容

临床医学专业器官-系统整合课程建设第一次推进会议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30 09:42:16 浏览次数: 【字体:

深圳大学医学部于4月27日在丽湖校区守忠楼举办了器官-系统整合课程建设推进会议。此次会议由医学部副主任王子梅教授主持,附属(教学)医院教学主管领导、科教部领导、课程牵头负责人及课程骨干教师等逾百名教师出席。

王子梅副主任在继上一次启动会议之后,进一步阐释了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整合优化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她强调,本次改革是贯彻《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关键行动,旨在通过构建“基础-临床”紧密融合的器官系统课程体系,消除传统教学中基础与临床之间的隔阂,并强化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她明确了五大核心建设方向,包括课程目标应与大学办学目标和专业毕业要求相适应;减少理论授课学时,增加实践教学比重;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医学教育平台工具;完善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和提升教学师资水平。特别强调了将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虚拟仿真等新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场景的重要性。

来自一附院、总医院、第三人民医院、附属华南医院及南山医院的7个课程团队的牵头课程负责人,结合丰富的临床实践与教学经验,分享了各具特色的课程创新性整合方案。他们不仅展示了课程整合的初步成果,还就下一步的教学计划进行了详细规划,使得在场的骨干教师们对课程整合的深远意义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同时也明确了自身下一步的工作任务。

特邀临床医学教育专家杨棉华教授进行点评。杨教授对课程体系的架构和方案给予了肯定,并指出,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推进基础临床课程融合、以及构建“早临床-反复临床-全程临床”的培养模式,是确保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她针对七位课程牵头负责人的工作方案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宝贵指导意见。

随后,14个课程教学团队分组开展了热烈的现场讨论,就课程的实施计划与具体安排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与细化。根据课程改革实施计划,已经制定了课程改革时间进度表,预计于2026年,这一全新的课程体系将落地实施。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