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本科动态>详细内容

【喜报】医学部学子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索类)广东赛区斩获佳绩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17 00:06:30 浏览次数: 【字体:

2025712日,由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委员会主办、广东省本科高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承办、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协办的第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广东赛区决赛在广州圆满结束。我医学部学子精益求精,过关斩将,经过大赛激烈答辩角逐取得一等奖13(晋级国赛)、二等奖12项、三等奖18项的喜人成绩,创历年来最好赛绩,特向获奖师生表示祝贺!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分为科学探究类和创新创业类两个赛道,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拓宽科学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生命科学学科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每年举办一届。

2025年广东省所有高校参赛有效队伍为744支,省赛各奖项获得比例分别是:一等奖6.5%(48项)、二等奖12%(89项)、三等奖25.9%193项),省赛一等奖队伍将晋级全国总决赛。

深圳大学参赛队伍共102支,入围省赛队伍39支,晋级国赛队伍18支;其中,我医学部参赛队伍60支,入围省赛队伍25支,晋级国赛队伍13支,医学部晋级国赛队伍占全校比例72%,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在国赛中再创佳绩!

微信图片_20250715182858_313

微信图片_20250715182858_312 

深大学子在此次赛事上的优异成绩,充分体现出医学部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大幅提升我们积极鼓励医学本科生大一进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努力提供优良的教学科研条件,全方位提升学生医学创新研究能力,逐步形成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的鲜明特色


附表:我医学部师生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索类)广东赛中获奖情况

团队编号

 

省赛成绩

 

项目名称

 

团队成员

 

指导教师

 

1013625

一等奖

USP7-CARM1信号轴抑制剂联用的肿瘤干预新策略

朱璐瑶 陈伟城 孙硕笛

张俊 田媛

1014028

一等奖

APOBEC抑制剂促进肿瘤放疗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胡晨淼 于思齐 徐诗宸 刘依白

田媛 张俊

1013862

一等奖

王浆酸抑制IgE介导肥大细胞活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范俊楷 陈曦 张润鑫 阙思意 周天赐

陈家杰 吉坤美

1004797

一等奖

贻贝仿生抗菌单体提升牙本质粘接耐久性机制研究

王宏睿 冯振翀 陈漫铃 陶诗怡 黎柔

李康 陆铖

1013066

一等奖

新污染物DBDPE影响LXRα受体诱导泡沫细胞形成的机制研究

姚怡安 杨凯 郭德明

杨一 林桂淼

1006717

一等奖

断肠草焕新生:雷公藤二萜类衍生物抗三阴性乳腺癌的机制研究

袁硕唯 李依桐 王乐瑶 马正元 肖吉淇

彭斌

1003777

一等奖

负载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可注射水凝胶治疗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王菲菲 宗一帆 苏伟钊 陈华儿 易燕玲

张杨 赵书平

1020104

一等奖

CCDC86在口腔鳞癌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李雅怡 易欣彤 陈熠杰 刘靖蕲 唐中秀

沙鸥

1006667

一等奖

吡唑啉酮介导的长滞留细胞膜荧光染料的探究与应用

陈以宁 王馨悦

熊涛 陈小强

1017207

一等奖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究大承气汤有效成分治疗肠癌的作用机制

汪宇 柯赛玲 郑小娟 罗晓静 黄嘉琪

王绍祥

1006485

一等奖

METTL3在肺泡巨噬细胞炎症诱导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机制探究

刘玮瑜 朱文灏 王梦瑶 曾宝渔  牟颜

康康 方伟珊

1018018

一等奖

绿光固化新型壳聚糖水凝胶的建立和骨缺损修复效果的研究

庄静云 胡京山 刘菲

姜雨汐 陈献雄

1002360

一等奖

DEHP 暴露诱导 Shmt1 表达下调损害生精细胞减数分裂早期发生的机制

郑骞 陈晓娟 马嘉孺 阳雨薇

孙中义

1006375

二等奖

KLF2通过p62-自噬-NLRP3轴调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制研究

李昱凝 王渝婷 冯诗淇 蒋睿 黎宇刚

康康 牛燕琴

1017271

二等奖

HSP90/STC2影响内质网应激增强食管癌化疗药物敏感性的机制研究初探

钟佩君 雷曼 郑紫梅 钟国斌

王绍祥

1013077

二等奖

新污染物BDE-47暴露对精囊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李启祥 吴承翰 管译帆 何思懿

林桂淼

1016089

二等奖

USP11-GATA3-p27通路抑制Luminal型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张佳怡 邵俊安 徐嘉仪 张道鹏 郭雅贤

钱涛 白凤

1002855

二等奖

放疗激发的头颈癌细胞免疫原性特征及其形成的DNA损伤响应机制

温璐 罗永辉 骆思涵 陈俊杰 柯昱扬

刘琦 妮卢湃尔·塔依尔

1017734

二等奖

BRCA1在阿尔茨海默病中作用的研究

唐浩南 林奕明 杨蕙羽 梅梓扬 周欣欣

徐赫

1019359

二等奖

烟草活性成分改善特异性皮炎皮肤炎症反应的机制探讨

易若鑫 陈霖 张本哲 徐乔林

陈思

1015238

二等奖

负载纳米颗粒的抗菌-抗氧化-促氧合水凝胶微针贴片促进感染创面修复研究

陈豪 徐达

董海峰

1015839

二等奖

癌基因CCND1在结直肠癌中被远端超级增强子激活的机制研究

孔维肖 杨怡宁 张涵梦 邓桃

舒兴盛

1007860

二等奖

转录因子ETV5在小鼠脂肪生成的作用

龙柳婕 梁诗婷 王敏娜

毛卓

1016660

二等奖

HSD17B13介导Cushing综合征相关血管重塑及主动脉瘤发生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杨文坤 赵祖舰 王悦仪 孔子睿

苏文

1015876

二等奖

冷冻脂肪移植改善糖尿病创面的研究

安朋雅 赵琪 苏飞妍 唐梦馨 吕舒羽

潘勇

1007356

三等奖

城市社区老年慢性病中医药服务包选择偏好及其异质性研究:基于离散选择实验

李冠如 蓝竑彦 香佩姗

张雨亭 杨灵芝

1001953

三等奖

结直肠癌中MYC负显性抑制肽段Omomyc增敏表观遗传药物BETi的功能和机制研究

林天乐 马瑞鹏 廖钰 李雨欣 李尚斌

舒兴盛

1004796

三等奖

氯化儿茶酚单体改性牙科树脂预防龋病的研究

张粲雯 黄加一 姜皓玉 赖嘉鹏

李康 陆铖

1018082

三等奖

米色脂肪移植对减重和代谢综合征的调控作用

李琛 赵欣宇 邓皓文 甘世佳

潘勇

1015749

三等奖

电刺激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调控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传感应用研究

邹晨璇 谢岱杰 郑帆轩

齐国华

1004572

三等奖

二甲双胍通过xCT-GPX4轴诱导肺腺癌细胞铁死亡并改善顺铂耐药性的研究

覃一航 王珏 陈泳琳 戴佐霖 贺天皓

刘立忠

1016189

三等奖

基于秀丽隐杆线虫模型的干姜多糖抗衰老活性的研究

胡乐欣 周芷婷 李勇运 黄嘉欣

李晨阳 杨一

1009363

三等奖

基于全国队列的老年人群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和验证研究

王靖妤 陈柳彤 叶炳云

娄婷 张雨亭

1015714

三等奖

干预异染色质DNA复制的新型喹唑啉衍生物抗结直肠癌新策略研究

彭耀辉 钟振浩 吴彦贤 陶楚婷 孙林妍

彭斌

1006796

三等奖

负载纳米马达驱动的外泌体温敏型抗菌水凝胶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研究

林国灿 刘欣桐 麦思涧 周其晓 刘果茹

李建娜

1001132

三等奖

靶向DNMT/G9a的双靶点抑制剂CM-272调控卵巢癌免疫的机制研究

封莎 李旭炯 郑沐琛

初碧珠

1016773

三等奖

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发酵产物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刘心雨 刘嘉强 王祎 骆米佳

陈妍 李晨阳

1002844

三等奖

细胞连接蛋白在硼中子俘获疗法中引起的口腔正常组织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汪芷怡 沈世教 蓝玺月

马琳 刘琦

1018796

三等奖

基于深度学习的细菌耐药性快速预测方法研究

姚子来 陈航 卢炯新 徐炜达 陈佩儿

雷柏英

1018065

三等奖

CCHCR1对头颈鳞癌的增殖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王素雅 钱厉锐 肖晶晶 冯锃桂

高峰

1017649

三等奖

microRNA-21导致的口腔鳞癌放射耐受机制和靶向治疗策略研究

李妍河 饶步奇 何凤敏

刘琦 孟贺

1015178

三等奖

三七外泌体和干细胞外泌体联合修复皮肤损伤的实验研究

杨小露 易瑞琪 冉燚 张棠钦 严晨元

张利

1020632

三等奖

炎性膳食和 TXNIP基因甲基化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

卢楚霞 罗子琪 丘芮嘉

张明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