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大临床师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活动启幕 多维赋能锻造育人新力量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7-14 14:30:00 浏览次数: 【字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医学教育创新发展要求,全面强化临床医学本科教学内涵建设,深圳大学医学部于近日隆重启动"本科临床师资教育教学能力内涵提升"系列专项活动。7月13日,系列活动的首场核心项目——"基本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讲座"在丽湖校区启明楼D101报告厅成功举行。来自全市9家临床教学基地的178名骨干临床教师,以及基础医学、口腔学院等5个二级学院的34位新进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开启教学能力进阶之旅。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包括深圳大学教育学部、医学部的专业教授,北京大学的专家教授,第五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省赛获奖教师在内的五位专家开展系列讲座,由医学院教学发展中心於秋爽主任全程主持。

图片1

本次讲座立足医学教育前沿,聚焦临床教学核心能力短板,构建多维赋能体系。肖海涛教授以"合安利勉而为学"为主题,从传统教育哲学视角出发,深刻阐释"安于治学、利于方法、勉于坚持"的教学智慧,引导临床教师将东方育人智慧融入现代医学教育,为立德树人筑牢价值根基。王子梅教授则系统解读"深圳大学医学教学理念与学生培养实践",指出深圳大学医学部致力于以“新医科”为导向,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健康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改革,通过构建基于器官系统整合的课程体系与AI+医学的教学模式,强化临床实践和科研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胜任力,这为参与本次活动的教师提供了明确的教学导向。

图片2

在教学实操层面,赵振富老师的"教案撰写、幻灯制作与授课技巧分析"专题引发强烈共鸣。他深入剖析教案准备原则与常见不足,就幻灯片制作给出内容简洁、图文并茂、合理配色等建议,并结合具体案例,对比展示不同质量教案和PPT的效果差异。同时,强调授课中教师态度、知识、组织及互动方式对教学效果的重要性,为临床教师提供了可直接迁移的"教学工具包"。

图片3

而陈思老师带来的"AI工具赋能医学教学"探讨了人工智能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详细阐述了AI赋能医学教学的实施路径与创新场景,包括教学内容设计、个性化教学支持及课堂互动优化等方面,并提出了AI工具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的潜力与未来趋势,激发教师探索数字化教学的浓厚兴趣。

图片4

质量保障环节同样亮点纷呈。王颖教授在"教学评价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报告中,介绍了胜任力导向医学教育在临床教学中的评价与考核体系,涵盖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多种方法与工具。 李盟老师则权威解读《深圳大学课程教学管理规定》,针对临床教学易疏漏的环节,重点阐释了教学档案规范化管理、形成性评价材料留存、教学事故认定标准等关键制度,为临床教学规范化运行筑牢制度基石。

图片5

图片6

本次活动作为临床师资培养体系优化进程中的重要标志性节点,充分体现了医学部对医学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视,对于全面丰富深圳大学临床教师资源、大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素养、积极促进临床医生与医学教育工作者之间的有效沟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