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活动>详细内容

深耕新药研发赛道,赋能职业发展蓝图——公共卫生学院举办行业专题讲座

来源: 发布时间:2025-11-21 16:35:26 浏览次数: 【字体:

2025年11月19日,一场围绕“新药研发与临床研究职业发展路径”的专题讲座顺利举办。本次讲座面向公共卫生学院二年级、三年级MPH研究生以及预防医学高年级本科生,特别邀请信达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物统计与信息部统计编程副总张广生研究员担任主讲嘉宾。张广生深入剖析新药研发全流程、行业职业生态以及AI技术应用趋势,为有志于投身制药行业的学子提供了具有权威性的职业规划参考。

图1 会议信息

讲座开端,医学部主任助理、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张明教授介绍了会议背景与参会对象。张广生从专业角度,系统剖析了新药研发的完整链条——从靶点确定、候选药物筛选的药物发现阶段,到以体外和动物实验为主的临床前开发,再到分三期开展的临床开发阶段,最终完成监管递交与上市流程。他着重强调,新药研发平均周期超过十年,尽管面临成本高昂、成功率较低的行业难题,但在保障公共健康、推动医疗进步方面具备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与显著的经济价值。

在临床试验环节解析过程中,张广梳理了从启动前规划、中心启动、入组随访到数据清理、统计分析、监管递交及上市后监测的全流程,并明确了医学总监、生物统计师、数据管理团队、临床运营团队等关键角色的核心职责,强调各环节必须格遵循科学性与合规性要求,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针对学子高度关注的职业发展问题,张广生全面阐释了制药行业的多元职业方向,涵盖临床运营、医学科学、数据管理、药物警戒、质量保证、注册及生物统计等领域。他介绍,不同岗位对学历要求各有不同:生物统计师一般需要博士学位,统计编程师要求硕士学历,注册、数据管理等方向则相对灵活。同时,行业职业晋升路径明确,从初级岗位到高级职位再到管理层,薪资增长潜力较大,为追求挑战与快速成长的从业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技术应用前沿方面,张广生指出AI技术已在制药行业的智能问答、翻译、代码生成等场景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有望进一步优化临床试验流程与数据管理效率。他鼓励学子积极掌握AI应用与开发技能,以适应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提升职业竞争力。

问答互动环节,张广生针对真实世界研究的应用价值、SAS软件在国内的销售模式、R语言的行业应用趋势等问题逐一进行解答。对于预防医学专业学子的职业选择,他建议可重点关注数据管理、注册及生物统计等方向,以精准契合专业优势与行业需求。

此次讲座采用理论解析与实践经验分享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搭建了连接校园与行业的沟通桥梁,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新药研发与临床研究领域的认识,更为其职业规划提供了清晰指引。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