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部刘甲野团队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发表HDL-C预测HIV感染者免疫重建新成果
2025年5月,深圳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刘甲野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Frontiers in Immunology》(中科院大类二区)发表题为《HDL-C as a novel predictor of immune reconstitution in people living with HIV: insights from a baseline-to-dynamic change cohort study in China, 2005–2022》的研究论文。医学部硕士研究生李枭瑞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医生孙丽琴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深圳大学刘甲野与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卢洪州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深圳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和主要通讯作者单位。
在抗病毒治疗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免疫重建不良仍困扰着一部分HIV感染者,影响其长期健康预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传统上被视为脂质代谢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其在免疫调节中的潜在作用被逐渐引起关注。然而,HDL-C是否可以作为免疫重建的预测因子,尚缺乏系统性证据。
本研究基于中国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2005年至2022年间初治HIV感染者的大型队列展开深入研究,首次系统评估了HDL-C水平与CD4+ T细胞恢复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HDL-C与CD4+ T细胞恢复呈非线性负相关关系,在阈值点1.13 mmol/L处呈现出显著的拐点效应:当HDL-C水平低于该阈值时,每升高1 mmol/L,CD4+ T细胞恢复概率下降28%;而高于该阈值时,恢复概率仍下降22%(图1)。进一步的基于群体的轨迹模型分析发现,HDL-C水平维持较高(High-floating)者的免疫重建概率显著低于低水平组(Low-floating)。此外,在女性、体重指数低于24 kg/m²、非吸烟者等亚组中,这一负相关效应更为显著,提示HDL-C对免疫恢复的影响可能因个体生理特征而异。该研究率先提出将HDL-C作为HIV感染者免疫重建的新型预测指标,不仅深化了对其免疫调节机制的理解,也为未来探索个体化干预策略提供了线索。将HDL-C动态监测纳入HIV感染者的随访体系,有望提升免疫重建不良患者的早期识别,推动更精准的治疗决策与资源配置。
图 1 HDL-C与CD4+ T细胞恢复呈非线性负相关关系
本研究得到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高水平医院建设专项资金等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Frontiers | HDL-C as a novel predictor of immune reconstitution in people living with HIV: insights from a baseline-to-dynamic change cohort study in China, 2005–2022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