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听心语”(七) 医学部2025级新生入学适应心理讲座圆满举行
2025年9月5日晚及7日晚,医学部2025级新生入学适应心理讲座在文汇礼堂相继开展。两场讲座分别由医学部本科心理辅导员洪子京、研究生心理辅导员朱紫为担任主讲,为新生们送上了一场场浸润心灵的 “成长指南”,助力他们以健康心态开启大学新征程。
筑梦本科路,心向新起点
9月5日晚,洪子京老师以“从心开始 筑梦远航”为主题,为本科新生开启了心理适应的探索之旅。洪老师紧扣本科阶段成长特点,将大学比作“独立与合作的实验室”,深入浅出地解析了环境转变中的适应密码。他建议新生通过“校园打卡计划”熟悉丽湖校区的每一处角落,从启明楼的书香到至畅体育馆的活力,在探索中培育归属感;针对中学与大学学习模式的差异,他提出“主动式学习法”,鼓励新生从被动接受转向带着问题探究,在课程与实践中找准节奏。
谈及人际关系,洪老师以“联结感方程式”生动阐释:主动开放的态度是“底数”,沟通技巧是“系数”,现实支持网络是“常数项”。他结合案例提醒同学们,面对思乡情绪与社交焦虑时,接纳情绪的存在正是成长的开始,而学校的心理热线 400-098-2525 永远是可信赖的后盾。
研途心相伴,蓄力再出发
9月7日晚,朱紫为老师聚焦研究生群体,以“心向卓越 研途有方”为主题展开分享。他从研究生三阶段发展规律切入,强调研一需“锚定方向”,研二要“精耕协作”,研三要“破壁生长”,引导新生在学术与职业目标的坐标系中找到定位。
针对科研压力这一核心议题,朱老师提出“科学用脑五维策略”:掌握记忆规律优化时间分配,通过学术分享倒逼知识输出,在劳逸结合中保持思维敏锐。他特别指出,研究生既是学习者也是研究者,角色转换中难免遭遇挫败,此时“5R 压力管理法”尤为重要——减少无效消耗、释放负面情绪、重构认知视角、重整优先级、适时放松充电,方能在高压中保持韧性。
在资源导航环节,朱老师详细介绍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等服务,以及“冥想助眠”、“情绪疗愈”等AI自助小程序。他以“勇者的通行证”比喻主动求助的行为,鼓励新生善用校内资源,同时牢记24小时心理热线与危机干预渠道。
两场讲座虽各有侧重,却共同传递着“接纳自我、联结彼此、积极成长”的心理智慧。从本科新生的适应启蒙到研究生的研途赋能,医学部以心育为帆,助力 2025 级新生在人生新航程中平稳启航,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