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主题活动 | 创新班导师同学互选座谈会
为响应国家对医学教育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战略需求,在人工智能与医学融合的新时代浪潮中,医学部临床医学智能医学创新班应时而生。该班级致力于通过跨学科课程、结合实践与理论的教学方法,以及导师制的个性化指导,为学生打造全面且深入的医学教育体系。2024年9月14日上午,首届导师学生互选座谈会在A7-511会议室隆重召开。医学部副主任王子梅、智能医学创新班班主任余惠旻、各位导师以及班级各位同学出席本次会议。
王子梅副院长在见面会上发表了讲话,她对同学们的精心准备表示赞赏,并对大家选择人工智能创新班表示感谢。她强调了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的必要性,鼓励同学们热情投入学习,抓住时代机遇,推动医学进步。最后,她对医学部老师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并期望共同提升教学质量,推进大湾区国际化,实现智能医学创新班的建设目标。
接下来,各位导师们进行了轮流介绍。
黄炳升老师,作为第一位发言的专家,专注于人工智能医疗和大数据在医院全科开发研究领域。 黄老师明确指出,人工智能不会取代医生的角色,同时指出了生物医学工程与医学工程融合中的一些挑战,包括医工结合不够紧密,以及研究成果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不足。
黄老师表达了对培养具有大湾区特色的人才的期望,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深圳扎根,为深圳大学做出长期贡献,并在智能医学领域实现长效培养。他对第一届创新班的同学们寄予了厚望,期待他们在未来能够为医学领域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黄淦老师,作为专注于康复类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领域的专家,向我们阐述了时代的发展如何推动工科与医学的智能化、信息化进程,并强调了服务医生的宗旨。他明确指出,医工结合的痛点在于两者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以及研究对临床诊疗的回归不足。他表达了对培养具有大湾区特色的人才的期望,并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深圳扎根,为深圳大学做出长期贡献,实现长效培养。
第三位是化学专业出身专注于诊断的苏磊老师,他主要研究未病之前的监测和生病时的诊断,利用最基础的化学检测来进行便携诊断设备的研发,曾参与眼科便携式验光设备研究,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与福建医科大学合作对神经,老年痴呆,MRI,阿尔兹海默的研究。
第四位是主攻超声、眼科验光设备与老年痴呆等等家用设备的周永老师,他不仅在技术革新上追求卓越,致力于将这些高科技设备实现低成本化,使之更加亲民和普及,而且在学生培养上也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不仅是学术研究的领路人,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以教练的身份悉心指导每一位学生,助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第五位是许改霞老师,她目前专注于利用光学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小鼠脑光学成像检测的研究。她强调本科科研的重要性,并提倡每位学生都应有导师指导,以搭建平台和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许老师认为,导师不仅是学术指导者,也是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
余夏夏老师是专注于ICU早诊、医疗资源分配以及监测国内人群特征进行特定指南研究的专家。她强调了工程眼光与临床思维结合的重要性,并讨论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及其发展的法律问题。余老师希望人工智能AI能在诊疗和医疗资源分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以促进医疗领域的进步。
梁臻老师专注于脑机接口和情感精神经方面的研究。他向学生们介绍了核磁共振成像(fMRI)和头皮脑电图(EEG)的相关内容,并为对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感兴趣的同学提供了指导。
汪业军老师的研究领域包括医学生物信息学、细菌系统生物学以及胃和胃癌系统生物学。他专注于多组数据分析、细菌感染耐药预测以及细菌菌群研究,并致力于将相关医疗设备低成本化。汪老师强调了转型生物医学工程的优势,认为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机会和发展前景
各位导师分别介绍后,余老师也进行了发言,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学生们的深厚期望和肯定。他不仅传达了在座各位老师对我们的共同期待,也表达了对我们潜力和努力的认可。
接着,班长从班风建设,暑假生活,学习,文体,尊师重教,导师制等六个方面分别讲述了人工智能创新班的发展与未来将开展的活动。在班长的精彩汇报之后,同学们纷纷抓住机会,与自己心仪的导师展开了深入而自由的交流。
在活动的最后,班委会贴心地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实用的学习用品,包括笔记本和U盘等文具。这些精心挑选的礼物旨在激励同学们在新学期中能够更加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