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人文风采>详细内容

人文风采

优秀奖-万斯慜 -深圳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罗湖区人民医院)儿科-《你突如其来,我严阵以待 》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9-28 22:26:28 浏览次数: 【字体:

你突如其来,我严阵以待

 

万斯慜

深圳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罗湖区人民医院)儿科

 

   2020年1月上旬的某个清晨,王主任(发热门诊主任)表情严肃的走进交班室,大家面面相觑,似乎有了某种不详的预感。夜班人员交完班后,主任打开了共享PPT:“大家也许听说了,之前武汉市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有1例老年死亡患者,就在昨日出现了第二例,虽然还没有在公众媒体上报导,但广东省卫生厅已经相当重视,凌晨我们管理层人员已经开了紧急视频会议,咱们急诊科是窗口科室,必须引起高度的警觉,所以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相关知识”。慢慢的,我开始紧张了,明显感到自己心率增快,掏出手机,在家族群里告诉远在武汉的亲人们要注意少聚集,告诉耄耋之年的外婆一定不要出门。

   在进出任何地方都需要行程码的日子里,大家都不愿主动出门了,尤其是在武汉封城后,每个人都开始胆战心惊。昔日灯火璀璨的金光华广场在那段时间也进入了冬眠期,缩短了营业时间,严格控制进出人口。因为疫情的关系,急诊科的病人急剧减少,尤其是急诊儿科,整夜可能只有不到十个患儿来医院,医生会在仔细询问流行病学史的基础上进行接诊。休息的时候我会密切关注手机上的新闻,会和同学们在群里讨论着疫情的进展。不知为何会想起多年前汶川地震时救援队伍不放弃抢救每一个废墟里的生命的情形,生命无价,相信多年后政府也会同样不放弃每一个在疫情中努力生活的中国人。很多时候,看着看着就会湿润双眼,连躺下时也会不由自主潸然泪下。

   刚开始的日子里,武汉市的医疗防护用品是远远供不应求的,同学阿黄在汉阳某社区医院上班,据说防护服难以保证,也没有N95,她发的朋友圈:感谢大家的关心,但请别给我打电话,有事麻烦微信留言,我下班脱了防护服会一一回复;还有规培时认识的小薛同学,他在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急诊儿科,疫情后每晚仍需接诊100多名患儿,据说整个急诊儿科只有一个防护面屏,大家轮流消毒着使用。撇去武汉,在北京儿研所的酱酱发QQ跟我说:要注意防护啊,我们都组团买护目镜了。。。也许是经历过非典的缘故,广东省在应急预案方面做到了全国前列,至少深圳市还是很注意保护医护人员的。罗湖医院虽然也在网上公布了希望社会捐赠抗疫物资的消息,但急诊科该有的防护物品还算齐全。彭主任(急诊科主任))说医院的N95口罩库存不足,他自己就托私人关系从韩国买进一批KF94,让我们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上班。另外急诊科还会提供给上班的人员“防感汤”和可以带回家的75%酒精。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大家庭里,自己比那些远在疫区中心的同学们要幸运的多,想着只有更加努力的工作才能对得起庞大医院集团在身后的支持。于是乎,少聚集、戴口罩、勤洗手成为了年度关键词,学校延迟开学,工厂延迟复工,普罗大众可以在家中边休息边开发着自身的各种技能。但这种时候医院必须坚挺,医护人员必须责无旁贷的冲在第一线。所以,在最艰难的日子里,我咬紧牙关连续上了28天班,秉着一个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守在急诊儿科的岗位上,保障这一方土地上小朋友们的身体健康,同时每天都祈祷远在疫区的小伙伴们能够做好防护、平安度过每一天。

   某天,在武汉的先生来电,说已过花甲之年的表姐的父亲出现了低热和呼吸困难的情况,问我会不会中招。好不容易排上了肺部CT,做完发给我一看,果然是双肺毛玻璃影,还好病灶范围不大,交代好隔离措施,正确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保持良好的心态,老人家的症状慢慢消失了,心里的石头才终于落了地。小姨是武昌某社康的医生,负责新冠时期社区病人的统一管理及危重病人的转诊,她告诉我说那段时间她的手机号都快成为市民心理咨询热线了。有一次在凌晨接到一位中年男性的来电,以平淡但近乎绝望的语气说:请问什么时候能来家里运走我老婆的尸体啊,她已经过世两天了,殡仪馆的人说没空来接,社区居委会也说要等通知安排,我只知道往她尸体上喷酒精,你能不能告诉我有什么其它的途径解决这个事情……小姨说,她当时都不知道如何让这个陪伴妻子尸体两天的男人振作起来,因为她了解殡仪馆的几个焚烧炉在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同时、运送尸体去殡仪馆的车辆也是24小时不停歇。所以,除了安慰,也就只剩下安慰,挂断电话后久久不能平静,只觉得夜空更加的深邃了。

   清明节那天排长队领骨灰盒的新闻画面仍记忆犹新,都说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谁又会想到一场疫情就会夺去这么多人的性命呢?生命脆弱而又短暂,能健康的活着是每个疫区人的希望。还记得封城后的某个夜晚,不同小区的武汉人民在同一时间打开窗户打开手机手电筒朝着天空呐喊: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这个视频曾刷爆朋友圈各大网站,看过之人无不泪目,都说没有一种痛能感同身受,经历过封城的武汉人是伟大的,他们向全世界展示了华夏民族的坚韧。看着那片充满我童年欢声笑语的土地被按下了暂停键,看着支付宝上日益增长的死亡人数,我的内心是悲恸万分的。健康所系,生命相托,作为一名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临床医生,我第一时间向党支部报名意愿支援疫区,希望能实现自己的专业价值,为家乡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熬到了武汉解封,我也从急诊轮回到新生儿科病房,暂时远离了“风口浪尖”,逐渐从每天看新闻思考人生的日子过渡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也会在休息的时间段积极报名参与居民核酸采集。记得那是艳阳高照的午后,在海燕广场外的空地,一个雨棚、两架大风扇、几个并排的小长桌,防护服中是一个个默默淌汗的我们。母亲说:你们这是为深圳人民的健康做贡献哪。所以,感受到肩上的责任,甚至有那么一瞬间,我会觉得防水黑色笔写在后背上的名字就是一个个守护生命的光。排队检查的人络绎不绝,我们重复着同样的言语和同样的动作,口干舌燥,手腕酸痛,直到夜幕降临才得闲进食晚餐盒饭。N95和防护服已湿透,一点食欲都没有,灌了两瓶水后才缓过来。就像最近看过的电影《中国医生》中一样,脱下防护服,大家都是狼狈的样子,也顾不上什么形象,随便吃几口饭,立马投入到下一轮的采样工作中去。似乎这就是医护人员的职业状态吧,看到有病人在等待就巴不得自己化身陀螺,一直运转不想停下来。其实大多数民众还是充满正能量的,会说“医生辛苦了”、“谢谢医生”,也有好心人士送来一箱脉动(尽管穿着防护服不能喝)让我们内心感到一丝丝的甜意。当然,也有一些让我们有些崩溃的民众,例如一个大叔在检测的时候怎么也不张大嘴,采样的拭子还没碰到咽后壁就恶心不止,说自己是条件反射没有办法,后面沟通了很久才教会他如何配合。还有一位阿姨,来了后隔着我差不多半米远站着:“你离我远点,不要碰我,赶紧采完我好离开”。也有一些民众会对我们发泄情绪,想着疾病是对人类生命最严酷的拷问,它所带来的冲击不仅是身体和经济上的,还有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所以作为医护人员,人文关怀也是我们的必修课,医治身体病痛、也要保证心理健康。

   最近,疫情又有反复的趋势。抗疫之路漫长,世间温暖的传递源自一个个人的付出,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滴水,但只要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就能滴水石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能战胜SARS,我们也一定能战胜新冠病毒。

   惟愿国泰民安。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