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等奖-胡安一-深圳大学医学部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走进被深埋的灵动之心》
走进被深埋的灵动之心
胡安一
深圳大学医学部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
蜷缩在轮椅一角的她一言不发,因衰老而萎缩的身躯像一块风干的残茧。她眼神空洞迷失,怅然若失,一旁欢声笑语的老人和学生们正近在咫尺,却又似乎远隔天涯。
嗅到这位奶奶的游离,我忍不住迎上前,下蹲而倚在她的轮椅边缘。奶奶的鼻息和胸膛的起伏离我是那么的近,我缓慢而仔细地感受着,像接近一本经典的旧书。那是一张干枯又单薄的脸,皱纹悉堆,宛如一份泛黄而破旧的报纸。双目似乎有着当年秀眼明眸印痕,只是眼神难觅丝毫光采。而最吸引我目光的,是她干瘪的薄唇始终在短促地一翕一合,正如鱼之离水,其鳃徒劳地急促张合。
奶奶名唤陈英,年至古稀,看上去有些木讷与失神。一开始,我试图与她交谈,但她似乎置若罔闻,抑或挤出一两声模糊不清的尾音。护工无奈笑笑,说陈奶奶以前可健谈了,但是近来茶饭少食,尤其在晚上几乎粒米未进,进而精神也萎靡不振,比旧时寡言少语了许多。于是我更加耐心地尝试与奶奶交流,努力让言语透出温暖的笑意,希冀打开奶奶的心扉。
在一次次的嘘寒问暖与真诚提问之下,陈奶奶逐渐吐出更多的只言片语。我凑上前,努力在她虚弱的呢喃中解读出更多的故事。在零碎言语的拼合之间,一个令我完全意想不到的形象在心里愈发清晰可辨,触手可及。
与奶奶的交谈时,尘封的峥嵘岁月被唤醒,感慨间,一股细微的酸流袭过我的鼻尖。镜头拉远,再次聚焦的竟是一个堪称传奇的时代女精英。
陈奶奶在北京生于斯,长于斯。她诞生于双亲参军的光荣家庭,其父自幼加入游击队伍,后来成为某司令部的部长。钟灵蕴秀,灵慧生长。她在动乱的年代迅速成长,顺利就读北方一所有关石油的大学。毕业后,她孑然一身,走南闯北;翻山越海,遍历途景。在摸爬滚打之中,那个优秀的魂魄总不甘于湮没在凡尘垢土之中,欣欣然出类而拔萃,光芒难掩,也成为一位我国与老挝合办的跨国石油大公司某处正处长。她在平日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石化新兴科技,推动钻机等机械设备的技术发展历程,成就颇丰。值得一提的是,她的老伴亦临耄耋,身子骨仍硬朗可嘉,如今依然投身于北方扶贫事业。此外,她幸得子孙满堂,且人才辈出,其中一个儿子毕业于清华大学,一个女儿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孙儿尽前程似锦。试想若无聪慧过人的心智,充满魅力的人格和教子有方的栽培,又怎有如此绚烂的人生和家庭成员?
言谈倾听之间,我欣喜地发现,眼前陈奶奶的目光不再呆滞如旧,竟洋溢着灵动的光芒,让我几乎忘却她还患有认知症。我不禁想到,若无耐心的交谈,又怎能让这些被衰老而封存的生动故事倾泻而出,从而重现陈奶奶风华正茂的巾帼芳华?我的目光似乎已透过陈奶奶苍老而凝固的面孔,而与那一对在上个时代中满盈异彩的炯炯目光径直相会。而我从此也更坚信陪伴与交流对一个老人而言的重要意义。
年老不可貌相。每个人老珠黄的躯壳的内核,都是曾经鲜活雀跃的,甚至如陈奶奶般满怀传奇色彩的独特灵魂。当我追随她的稀薄呼吸,体察她的微妙颦笑,慢慢地,终于惊叹陈奶奶的经历之传奇,感慨人生生命之博大。而每位老者,纵然颓态尽显,尽管可能深受认知症所扰,但都拥有不凡的灵魂和经历,皆拥有如同你我一般理应同等尊重的主体人格。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一首值得品读的隐喻诗。
但是,人老之殇依然令我唏嘘与反思。我似乎看见,一朵花从含苞待放,到姹紫嫣红,最终无奈踏上明日黄花的归途的完整一生。那种亲眼目睹往日精英返璞失智的过程,令我扼腕。陈奶奶让我联想万千,我想到亦逐渐衰老的父母,想到世间更多正面临年老的人们。
陈奶奶身上的医疗仪器精准无误地运作着,支撑起她的躯体,延续着她的生命。但是,这仪器终归是冰冷的,有温度的是我们这些陪伴她的医学生,是医务工作者们,是每个人。
中国有两亿老人,老龄化的态势不容小觑,而养老护老亦成为愈发重要的课题。客观的医疗救护毋庸多言,而主观的医学人文关怀在某种程度上份量更重,更值得我们每位医学生深思与实践。试想人文关怀淡漠的社会谈何进步?每个老人的背后,抑或都有一段独特的故事。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在快节奏和高效率的医疗环境中,我们理应思考如何更好地去倾听与了解,如何走进这些被深埋的灵动之心。“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我们往何而从,又做到了哪一步?何况往往达到深入的共鸣与理解,才能真正治愈。老人,亟待得到多一点注目和关怀;社会,需要多一点同理心和温度。
在反思医学人文关怀之余,这次经历亦让我学会以谦卑的态度和敬畏之心面对生命这个博大的整体。我不禁想,生命正如一个命运轮回,嗷嗷待哺的婴儿需要照顾与陪伴,而风烛残年的老人也需要照顾与陪伴......生命走向终结,又何尝不是回归起点?大至尼采在宇宙层面的永恒轮回说,小至个体命运为轮回的喻体,生命以其无尽的新陈更替和周而复始显现其广博与历久弥新。而要肯定生命就必须超越个人眼界,立足于宇宙生命,肯定生命的全体,包括肯定其中必定包含的个体的衰老甚至毁灭。广义而言,要创造就必须破坏,破坏意味着个体的衰老与消亡,但这正是创造的必要前提,是健全与丰盈所产生的痛苦。有生必有死,要肯定蓬勃便也值得肯定衰微。得益于酒神精神,当我在养老院目睹年老之殇的人生的殊途同归时,在衰老与死亡面前得以添一份豁达与超脱。而作为一名未来的医务工作者,相比起以消耗大量医疗资源等高代价去延长无质量的生命终点,我更倾向于致力完善和呵护老人作为一个人的生命体验,去用心倾听和尽力呵护,力所能及地去给予人文关怀。
落笔成文后,便从此刻起,做一个更有温度而知敬畏的人,更能与老人感同身受,能更充分地体会生命的意义。愿每位老人都能被温柔以待,愿我们都能更读懂老人,给予他们及时与充分的人文关怀。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医学路漫漫,人文方为舟,我们需保持一棵永远炽热的敏感的心灵,去体悟万象生命的灵动和微妙。
人的生命是一个周期,每个人都不能逃避衰老的命运,正如四季的轮回终不能使凛冬散尽。但只要医务工作者怀有一片冰心在玉壶,人文关怀便能久存,星河依旧长明。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