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爱,或者死亡——《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22级口腔01班 王菲菲
在老师给的推荐书目中,我一眼便看中了这本书。星期二,是我最喜欢的一天。抱着这样的期待我阅读了这本书。超越我的想象,书中有关莫里老人和米奇的故事,为我的星期二又笼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盈的,我们称之为爱的东西。
这本书讲的是米奇与他的老师莫里,一位知道自己已经濒临死亡的教授,一同相约星期二谈论有关爱与人生的故事。如此概括也许颇为不妥,因为他们所探讨所表达,譬如莫里老师在最后用自己的葬礼作为最后一课的这件事,早就超越了“教学”本身。它更是一种传递,是一份感悟与爱的传递。而作为一名读者,虽然与他们的时间相隔甚远,但我也好像坐在他们身边,坐在书房的窗前,与他们一同看淡红色的树叶从一颗小木槿上落下。书中关于这些看似很远的东西的探讨,给予我学医生涯很深刻的思考。
前面我提到这本书最大的主题是爱与人生。我是一个很向往谈论“爱”的人,无论是亲人之爱朋友之爱,亦或是男女之爱师生之爱,甚至是医患之间的爱。爱是一个无限庞大的词语,但它又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文章中,莫里对爱有这样的阐述:“爱是唯一的理性行为”,“爱是永远留存的感情”。我深表赞同。过去的我大概时常在问,“什么是爱”,它看不见摸不着,却让人一次又一次为之动容。虽然没办法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我们向往爱,无论是爱人还是被爱。说到这,我想到了书中反复出现的,莫里教授视为真理的一句话:“相爱,或是死亡。”这一方面可以看出他将“爱”的地位放的之高,同时我注意到的是,在爱前面,还有一个“相”字。
我将这个“相”字看为“相互”。“相互”是我认为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东西。正如阿弗雷德·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所说:“人生的意义在于与他人产生联系以及合作。”就连莫里十分强调的“爱”,也应是建立在相互之上才变得温暖。正如书中莫里与米奇的联系一样,一个是愿意传递爱与思想的濒死老人,一个是充满了思考与接纳的年轻学生,他们跨越了年龄与生死,留存了永恒的爱。这与我们作为未来的医生,与患者之间建立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只有相互,才能有理解与发展。
而在“爱”与“相互”的基础上,我们便产生了人与人之间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信任”。莫里教授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将同学们分为两组,一组站在台下,一组在高高的台上。他要求台上的同学蒙住眼睛,并且背对着往台下倒下去,让台下的同学接住他。这是一个关于相互信任的实验。台上的同学很容易因为“不信任”,而在台边踉跄几步停下,他们害怕自己没被对方接住而摔倒。几组人中实验成功的寥寥无几。我还记得莫里教授对同学说:“你闭上了眼睛,那就是区别于你不能只相信你看见的,你还得相信你感觉的,你想让别人相信你,你就要先感觉你相信他。”这段对话让我想到了老师之前在课上讲到的“空鼻症”人群,他们有着医疗仪器无法检测到的痛苦,因而没办法让他人相信他们的感受。 他们就像是被蒙着眼睛的人,战战兢兢地向后倒去,期待着有人能接住他们。而我们作为医生,应当具备的就是这份敢于相信病人的信念,从病人的角度出发,学会理解他们在向后倒去那一刻的无助和希冀,学会相信他们真实的痛苦感受,才能更及时地伸出援手。正如书中所言:“人和人的关系是没有固定公式的,它需要双方用爱心去促成,给予双方空间,了解彼此的愿望和需求。”
在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医疗水平上升的同时,也导致了一些医生远离了关爱患者的初心,或者越来越相信仪器设备的数据,以一条条冰冷的数据打量自己有血有肉的病人。这并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信任与爱才是人与人之间永恒的连结。在我心里,我想要成为医生,便是希望可以帮助他人缓解疼痛。我永远记得在第一节医学人际沟通课上老师PPT上的那句话:“医学是一种回应他人痛苦的努力”。读了这本书,濒死的莫里在死前向我们传授了这样的道理,关于爱与相爱。他是多么希望我们不要到来不及的时候才意识到这些道理。
最后献上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你要使生活有意义,你就得献身于爱,献身于你周围的群体,去创造一种能给你目标和意义的价值观。”我希望我的生活,我的医生生涯,牢记这样的道理,饱含爱与责任,献身于有痛苦的人们,创造属于我的价值。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名电影《相约星期二》剧照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