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老后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李宙谕,深圳大学医学部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
“老啦”,我们如是调侃道。特别在体能上感到力不从心时、在被身边的人吐槽反应跟不上时,我们便如此“反击”,仿佛是一种无奈、一种妥协。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想过自己老后会是什么样子的,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我们也总是愿意去憧憬一些美好的东西,想象着一个人的老后,或平静和谐,或激情洋溢,或自我实现,都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慢慢走向生命的终章,或者不想变老,这都是我们赋予生活的意义。但,夏虫不可语冰,想象终归是脑海中的。还记得在大一时曾有一次养老院的见习,印象最深刻的是适老化设备的体验,和爷爷奶奶们聊天也更多是关注他们身上的故事。现在想来,“深深的感触”更多是新鲜感吧,我始终没有找到心中的“老了”的感觉。或者说,衰老是一个过程,而接受衰老、接受个人的必老性,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场顿悟。
“现代科学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生命的进程”。从衰老到死亡正演变成了一条长长的缓坡,“活得更长,活得更好”的诉求已然将衰老变成了医学干预的内容。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亿人,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亿人,占13.50%。一个人的老后,是个人、家庭、社会都要面临的问题。对此,“我们为变老做好准备了吗?”
一、认识衰老
“生命老化的故事就是身体器官走向衰竭的故事”。人们总是这样回忆道:“原本都是好好的,直到从那次摔倒开始……”衰老,使我们坚硬的变软,牙釉质被磨损、骨密度降低;而软的开始变硬,富有弹性的皮肤不再,血管壁也不再坚韧;许多肌肉在变薄,血管腔在变窄,心脏壁却在变厚,高血压随之到来。我们的肺活量降低了,肠道运行的速度减缓了,腺体慢慢地停止工作,关节不再灵活并开始疼痛,眼睛开始看不清了,脸上出现了色素凝块,感觉变得迟钝,抓握、运动、判断、记忆、同时做多件事的能力也逐渐下降……后来,随着身体功能的逐渐退化,许多基本生活需求开始需要旁人的帮助。
“生活中最好的事,就是能自己上厕所”。书中分别提到了用于评估生活自理能力、独自生活能力的八项活动。八大日常生活活动:在没人帮助时,如厕、洗浴、穿衣、进食、整容、下床、离开座椅、行走。八大日常生活独立活动:购物、做饭、清理房间、洗衣、服药、打电话、处理财务、独自出行。如今再加上一样:“独自去测核酸并展示使用其检测结果”。也许不够全面,但基本够用。面对这些内容,我们可以认识并理解成:“衰老是一系列连续不断的丧失”。丧失了记忆力、听力、视力、行动力,慢慢需要一些工具来帮助自己。家庭的地位和话语权变了,也许是不受重视了,也许是不被需要了。社会地位变了,慢慢被归为大家口中的“老人”,或被尊重或被疏离。年岁增长,曾经熟或不熟的朋友、同事、邻居渐渐没了消息,也许是忘了,也许是离开了人世。曾经的生活方式变了,或许不再有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或许变得闲暇无趣,开始找补兴趣爱好,或许变得难以自理,或许变得需要人陪。他们最害怕的也许不是死亡,或许是曾经的习以为常的东西被一点点抽离,最后只留下衰老虚弱的身体和孤独、无所适从的灵魂。
不管是思考一个人的年龄增长、身体机能变化、心理状态改变,还是从每个人的身份、性格、经历、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等属性来讨论,我们认识衰老应该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同是“衰老”,有时你会发现双方所理解并讨论的并不相同,我们更爱去憧憬的“美好的老年生活”是“初老”,是比以往吃力地握住一样东西,但尝试开始接受它,因为这时还是能独立自理的。而我们不愿去提起的、甚至积极回避的是“暮老”,是再也握不住一样东西,这样东西可以是物品,可以是决定某些事的权力,也可以是自立的尊严。抑或说,人们躲避的、沉默的、为之掩面的才是观念碰撞、矛盾争议潜藏的地方。我们习惯于美化一些东西,以至于无法将背后的“伤痛”摆上台面。从华发渐生到风烛残年,衰老的背后,除了生物、医学意义上的改变,更有复杂的心理、情感、家庭社会关系的转变。“衰老”之下,不仅仅是2.6亿的数字,也代表着形形色色的人和他们背后的故事。同是衰老,也会有不一样的心态、不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需求。当这样一个群体不再被人们扁平化地去看待,不再只以固有印象谈论之,才真正是认识的开始。
二、理解衰老
对于衰老,我们会去归类并总结所见所闻,好像会发现一些“人老了以后都有的特点”。例如和蔼的、唠叨的、顾家的、不愿麻烦子女的、对疾病相对看淡的、对人生百态平和的等等,貌似很常见,仔细想想又经不起推敲,最后归纳成了“老了之后会有的心态”。人的情感与心理是复杂的,试着理解这些转变,是理解老年人的基础。书中使用“岁月积累”一词来表述这种状况,在这里我加上一点个人的理解。
“岁月积累”体现于人在漫长的时间流逝中参与劳动,生活在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对知识、经验、传统、历史、技能的积累,这种积累受许多因素影响,最终反映在了每个人、每群人的“特质”上,构成了人生百态,往往这些“特质”或多或少都带有其所处时间阶段的特征,将其称为“时代”。随着社会多方面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高龄不再稀缺,寿命的延长改变了年轻人与老年人的关系。社会老龄结构和家庭结构改变,知识量的暴增与迅速更新、信息与传播技术的发达、技术技能的迭代、新事物的诞生,都在使“岁月积累”易得却更加不稳定。老年人曾经的一些“积累”容易变得“不重要”、不被需要甚至无用,这使老年人能提供给其他人的“帮助”、被其他人需要的可能性降低,社会地位下降,这种处境也许是老年人希望被重视、希望帮做点什么的心理的来源之一,他们需要归属感。在我们印象中,好像年轻人更注重追求,会为了未来而规划当下、限制当下的需求,更倾向对外开放交流,建立更广泛的社会联系;好像老年人更注重存在,更多将注意力集中于当下生活、与家人、老朋友的交往,更注意身边人的状态。老年人的这种需求、追求、视野、活动范围的转变是常被讨论与研究的,有人认为是逐渐衰老的身体特别是老化的头脑组织导致的认知变化,有人认为这是从漫长的生活经验中获得的智慧,还有人认为这种行为变化是一种接受与妥协,身体和头脑功能的衰退限制了对目标的追求,最后不得不对现实妥协。
马斯洛需求层次将人类的需求描述成一个金字塔,从塔基到塔顶分别是:生存与安全的必要品(食物、水、住所、稳定的秩序、受伤害的可能性等)、爱与归属感的需求、成长的愿望(实现目标、掌握知识技能、得到认可)、自我实现(追求道德理想和创造性本身而获得的自我完善),每个层次相辅相成。但事实远比这金字塔复杂。如果随着年龄增长,我们从“在意追求与实现的外向”转变成“在意存在与相处的内敛”,如果我们发觉这更愉快惬意、更有满足感,那为什么我们要等到老了才去做?同样,无关年龄,有人会为了自我实现、心中的信念而牺牲自身安全与生命。面对死亡与疾病,有的人会“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也会停止追求与实现,转而专注当下。换种说法便是:人们对“威胁”与“欲望”的考量,每个人对于“威胁”的认知并不相同,所担忧的与害怕的不同,环境中的“威胁”也不尽相同;对于“欲望”,想得到的与想实现的亦不相同。“威胁”与“欲望”也是会变化的,当疾病、死亡、衰老衰弱带来威胁,即“生命的脆弱性”凸显出来时,会使我们对“欲望”重新排序。因为这关系到生命在物质上的存在,我们必须考虑失去了它带来的后果与影响,人们的生活目标与动机也会随之改变。这种考量不仅发生在自身受到“威胁”后,也会发生在自己所见、所经历的别人受到“威胁”后。例如重大灾难、身边人或相识者的老病死、快速的社会环境变化等。而衰老即相对更漫长的岁月给了我们积累的时间与深度,也给了我们更多的在不同阶段下去考量这种“威胁”的机会。
当一样东西不再少见,偶尔、时常、每天都出现在你的生活中,那你会不会、愿不愿意渐渐习惯它的存在呢?如果说生活是一种技能,那么人们常说的“老年人的平和与智慧”便是在时间历程中逐渐实现的,也就是人们爱说的“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三、准备衰老
衰老的生命格局已然确定,居所、老年病、退休、养老等问题亟待解决,个人、家庭、社会能为衰老做哪些准备?家中、社区的适老化用具、设施是否考虑配备?如何解决老年人的生理、情感、经济上的问题?如何保持“有距离的亲密”,避免家庭矛盾?当老人独立生活不再,需要人照护的时候如何解决?“干预与关怀”是书中给出的总体办法,不过我们也需明白,仅有对衰老的感性认识远远不足以回答“老有所养”的命题,我们也要有更多对现实问题的思量。
“什么时候可以考虑去养老院看一看?”我们需要知道、了解现实中与衰老、养老相关的事物,例如法律条例、养老金、养老院、适老化等。如何养老是不可避开的话题,目前有三种方式:一是居家养老,也是目前绝大多数老人的养老方式。二是社区养老,可简单理解成多名老人住在一起,由社区提供必要服务,老人们互帮互助。三是机构养老,包括由政府或慈善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办的养老院、在实行“五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敬老院、专门提供私人养老服务的公司或机构。
“养老院”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这其中不仅有着“孝道”、“嫌弃、抛弃”的讨论,也有着对养老院费用、老人生活在养老院里的生活质量的担忧。“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时常被告诫:在实践中要理解并谨记临床的复杂性,也就是对疾病、患者、医护、医疗环境等因素的多重考量。养老亦如是,对养老院的护工、敬老院的义工和志愿者的培训、规范管理、监督是否到位?在养老院中老人受到侵害,权利得不到保障时,他们如何进行有效的反映?事情如何有效处理?合同、协议、证明、契约的知情同意、平等签署与实施,也要考虑养老院老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如何保证、提高孤寡老人与其他特殊情况的老人的生活质量,保护其免受护工与其他老人的歧视、区别对待?这些问题,不仅是其他养老机构、社区要面临并解决的,也是道阻且长的。而对居家养老的种种讨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我一直都觉得,医学与人文都有一种温和的力量,会细腻地考虑种种可能,也会努力为之做好准备,会细致地思虑种种限制,也会试着努力延缓、改变、打破它。这种限制,可能是疾病的限制、体能的极限、必老的命运,也可能是内心的阴暗、长久的偏见、人性的复杂。
“修复健康,也需滋养心灵”。我们总是害怕做的不够多,希望做到尽善尽美,但常常到最后都没能问上一句:“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你想要什么?”当想给一个人送礼物时,我们会观察其言行举止、喜怒哀乐,或者咨询其他人,希望最终挑选出的礼物是被喜欢的。或许有时我们可以直接问那个人:“你希望得到什么?”,也许重要的不是礼物本身,而是送礼物、想送礼物这件事情,这样的在意与关怀。“老人们想要什么?”一个辅助行走的拐杖,一顿细软的饭菜、一片有用的药、一次有效的治疗、一副适合的眼镜,一杠装置在浴室、厕所的扶手,一个不用深蹲的马桶,还是一只可爱的猫狗、一次出行、一通电话、一次见面...或许我们都可以试着这样想:“这位老人想要什么?”我们即关注整体,也要关怀个人。或许他不甘心衰老,想要担负责任,觉得处处要人照顾、不被人需要的感觉很不好受;或许她很享受衰老,享受闲适且自在的老年生活,比以往过的都快乐;或许他还有很多担心的事,变得闷闷不乐,不爱表达;或许她变得“自在豁达”,不愿让孩子担心……
“当我们年老、体弱,不能照顾自己时,是什么使生活值得过下去?”书中给出了这样的回答:“重要的是存在于我生活中的其他人”。一撇一捺即为人,好友、家人、同事、同学、对手、相知相识、人民百姓等等,因人而异,都可以是心中重要的人。有时,一个关怀的问候、一次在意的询问、一次安慰、一次陪伴,便可以成为“生命中重要的人”。对别人如何我不知道,“对我来说,这很重要。”便足够了。
看完全书,我期盼着,人们渐渐全面地认识衰老、理解衰老,“老有所异,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我期盼着早日到来。我们很喜欢听故事,我们不仅在意故事的精彩程度,也更在意故事的结局,我们会为一个“大团圆”释怀前面的苦难,也会为一个“差劲”或“意难平”的结局“见喜而悲”。如果说生命是一个有弧度的故事,衰老是故事的尾声,死亡便是终章,我们拼尽全力把这故事的最后写完、写好,因为这不仅仅对故事的主人,老去的、逝去的人重要,也许对读故事的人、留下来的人更重要。一个人的老后,更是每个人的老后。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