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重获新生——读《伊凡·伊里奇之死》有感
陈国泰,深圳大学医学部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
未知死,焉知生。死亡作为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却始终扮演着微不足道的角色,人们总是避讳他,逃避他,并分散一切关于他的思想,但可惜的是,死亡并不会因为人们的忽视而停下脚步。我们与死亡只是存在着一个屏障,每当这个屏障被打破,死亡就站在我们面前,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除了接受它,我们别无选择。《伊凡·伊里奇之死》讲述的正是一个高官伊凡·伊里奇从生病到死亡的三个月,在肉体与精神的双重痛苦折磨之下的自我挣扎与反思。
作家童伟格有这样一段话:“与真正的死亡相比,任何晦暗悲伤的悼亡作品,都太温暖明亮了。”我们无法窥见死亡的庐山真面目,但关于死亡的作品或许能很好地为我们构建与死亡的桥梁,思考死亡并面对死亡。文中曾有这样两段话“这种事只有伊凡·伊里奇会碰上,我可决不会碰上。这种事不应该也不可能落到我的头上。”,“盖尤斯的确是要死的,要他死是正常的,但我是小伊凡,是伊凡· 伊里奇,我有我的思想感情,跟他截然不同。我不该死,要不真是太可怕了。”前者出自彼得·伊凡内奇,后者则是伊凡·伊里奇的话。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在看到别人的死亡的时候,总是抱着隔岸观火的态度,都想着这个人必然不会是我,他人之死从来不与我们相关,我们想的只是及时行乐。但“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生命的归宿都一样,活着的才是有意义的。但可悲的是,我们总是糊里糊涂、过着得过且过的人生,直至生命的最后尽头才绝望地领悟到生命的要义。正如伊里奇在生命的尽头,他开始认识到他生活中周围的东西都是人营造的。他清楚地看到,有一种虚伪从四面八方覆盖着他,他孤单一人处在深渊边缘,没有一个人理解他、怜悯他。他在这一切的精神与肉体的苦楚中才慢慢地意识到“我过去生活得不对头”。
在他病入膏肓的时候,他还没有准备好接受即将死去的事实。但他慢慢地认识到,这种病是无法治愈的,而且会带走他的生命。接受他即将死去的事实需要时间,也很痛苦,但是,他能够思考这个问题,并坦然推翻自己认为骄傲且成功的一生。他接受死亡,从痛苦和恐惧中解脱出来,所以他看到了狭窄的黑色袋子尽头的光。他或许在告诉我们,死亡不是结束,而是新生活的开始。他告诉我们,由于死亡,我们的痛苦结束了,我们开始了充满祝福的新生活。但这一切的一切都要等到垂死之际才能领悟吗?伊凡· 伊里奇过往的灵魂已经随着自己在死亡面前的思考而被否定了,倘若他能痊愈,那他必定是带着全然不同的生活态度的,可惜的是,疾病已经决定了他的死亡。活着的人有足够的时间去认识死亡,但我们却过着“最普通、最平常、但也是最可怕的”的生活,直到死亡才来临才正视他,才重新思考自己那对头还是不对头的人生,无论结果如何,只能是带着悔恨潦草离场。所谓“向死而生”是不是就应该面对死亡、思考死亡,并思考自己活着的意义,时常真诚地反思自己、反思生活。
小说中所描绘的人在死亡前无助的孤独感、绝望感同样发人深省,面对将死之人,作为医护工作人员的我们,该如何进行临终关怀。生命之初,伊凡·伊里奇也曾经是期待康复,但经历了数不清的名医与治疗后,他意识到自己将不可避免地迎接死亡,但可悲的是,他在生命的终末段,仍被虚伪和谎言包围,他不会死,只是病了,只是需要静养治疗,然后就会痊愈,朋友家人甚至医生只想对他撒谎,并迫使他也承认这个虚假的话。伊凡·伊里奇需要的不是“你一定会好起来的”这种话,他希望的是有人像怜悯一个生病的孩子那样怜悯他、宠他。
伊凡·伊里奇面对死亡之初是恐惧的,这份恐惧使他喜怒无常,也间接地转移到他对家人的怨恨,而他的妻子女儿也因此厌恶他打乱了原本体面快乐的生活。恐惧是造成死亡可怕形象的因素,如果改变它,死亡就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可怕。临终关怀工作者或许就是通过专业的知识引导和指引患者面对死亡,减轻或消除对死亡的恐惧,帮助他们回顾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同时帮助其家属解决或减轻精神层面的困扰,在患者走向生命的尽头时,依旧能平静度过,让他家人在经历至亲的死亡后不留遗憾与阴影。
最后想分享这样一段话“中国人老说生老病死,但生死之间何苦又加个老病呢?这可不是上天的不仁,而是怜悯。不然我们每个人都在七八十岁却还康健力壮之年去世,那对这个世界该有多么的留恋呢?那不是更加的痛苦吗?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老病是生死之间的必要演习。”我想我们承担的就是这场演习的导演一角,竭尽全力地陪伴患者最后的生命时刻。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部分影视截图选自 Aleksandr Kaidanovsky 执导的同名电影《伊凡·伊里奇之死》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