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与沉默
2018级口腔医学 文淑仪
“陈阿叔,57岁,3个月前刚确诊的膀胱癌,”随着护士长的介绍,一个肤色偏黑的中年大叔轮廓在我脑子里逐渐浮现。“已经出现了淋巴结转移,肿瘤灶大概有4cm大,今天副院长刚跟他谈完打算用实验性的免疫治疗来控制,前期预实验大概可以杀死65%的癌细胞……”脑子里的大叔动作迟缓,体型不知是胖是瘦。“陪他来的阿姨腿骨折了,我们让她回去休息,她一定要跟着阿叔。”我的思绪又描绘出一对一瘸一拐,互相搀扶着走进医院的中年夫妻,听着副院长说的最尖端治疗,两个人互相望望对方,露出激动和感激。
“叔叔阿姨好!”还未定睛瞧见阿叔,我们就开始热情地打招呼。陈阿叔坐在床上正看着电视,皮肤黝黑,四肢纤瘦,手托着与四肢比起来略微显眼的腹部。看到我们进来,体态略显丰腴的阿姨拖着行动不便的左腿热情地招呼我们,给我们让开空间,阿叔则扬起微笑向我们点头示意。
一开始,我们不知道如何在他们俩面前谈起这个疾病,我们比他们更加害怕自己的言语无意中刺痛了这对夫妻。于是我们选择从唠家常开始,希望能拉近一些距离。
“叔叔阿姨是哪里人啊?”
“山西的。”
“那是什么时候来的深圳啊?”
“就因为这个病来的,我女儿在这里工作,我这腿去年骨折了,你叔一直照顾我,没想到这次他也生病了,女儿说就一起过来这边治,也方便些。”在另一边的阿姨答道,叔叔没有搭腔,轻轻点着头。
“那来深圳会不会觉得不太习惯”,我指着刚刚打开的空调,“像这边11月了还要开空调。”
“那倒还好。”阿姨不在意地说,又飞快地补上,“就是这边南方,饭菜太淡了,我们这些北方人喜欢吃重口的。”随之笑起来,坐在床上的阿叔也附和:“对,这味道太淡了,啧,就吃起来没味道。”阿姨笑看着阿叔跟我们说:“上次我们吃个面,你叔说这哪是面啊,我说你还想要怎样的面。就是这个口味不太一样,其他都还好。”
随着铺开的家常话,眼前这一对夫妻的过去数十年在我的脑海里逐渐填补上轮廓下的阴影。这是一对很恩爱的夫妻,两人这一辈子都在矿区工作,叔叔是搞爆破的,阿姨是负责矿上运输的,之前在相隔几十里的两个矿区,后来结婚了阿姨就调到了叔叔所在的矿区。他们一个喜静一个喜动,几十年就这样相互扶持着,阿姨外出买菜打麻将,叔叔就窝在家玩手机做饭。偶尔发生的吵架,也以两个人各看各手机结束。
当我们问到叔叔得这个病最主要的情绪是什么的时候,叔叔微微低头,眼睛盯着床,一只手胡噜着另一只胳膊,“那得了这个病这也没办法,就好好治咯,就是没法照顾她,不是骨折了吗?”再被问到为什么一开始出现尿痛现象不就诊的时候,叔叔摇了摇头,看着角落的阿姨用平静的语气说:“我怕真有什么事,没人照顾她。”角落的阴影下,我看不到阿姨的表情,只感觉她也直勾勾地回看着叔叔。而被问到她有什么感受的时候,她高亮的声音带了些厚重,又夹着不知真假的轻快:“我没什么感受,就是不管咋样都要治。”
好像那一个小时真的很和谐,但我停住了笔,我知道这是我希望的。
所有的对话和反应都是真实的,但是这是在一会儿热闹一会儿沉默中表达出来的。叔叔性格内向,可以一个月不出门,平时的爱好就是看手机、下象棋、钓鱼。确诊3个月的他应当处在怀疑否定期或者愤怒期,可是他很平静,像大山深处的湖水,没有波澜。只有问题真的砸进去的时候,他才会开口,70%的对话都是跟阿姨在进行。
叔叔说,他不需要医生告诉他一些坏消息的时候,多说些什么。得了病就好好治。
真切的面对这样初遇癌症的一家,我也不知如何开口探究他们对于疾病的感受。两人的回应都是接受,平静地接受,积极地治疗——这样理想的心境。可是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叔叔的眼神就这样落在病床上从不抬起;阿姨的音色也有些许变化。我不知道该不该继续问下去,我不知道这个平静的湖水下是真的平静,还是漩涡。我怕他们或许好不容易筑建起来的勇气和心理建设会被我们伤到,哪怕是一点点,都是莫大的过错。于是,沉默席卷而来,每个人不同的心事和担忧都在里面静静地流淌着。
最后,这场进行不下去的“访谈”以叔叔好不容易打出的哈欠为句号,我们逃似的离开了这个只有他们一家的病房,大口呼吸着不尴尬的空气。
这跟我们想的太不一样了。
我想,或许这是性格使然,内向的人本就难以与陌生人打开话匣;或许是病程太短,叔叔自己都来不及理顺这情绪;或是他的应对就是“没反应”,病来了就治,将自己的情绪与身体剥离开来;或许是因为有强健的家庭支持,他已经没有这么强的向外倾诉欲望......
更大的原因,是我们的不熟练。这是我们第一次自己进行医学沟通,把握不住深浅,不知哪一点会触痛到这个接连有人生病的家庭。比起可能存在的一点点伤害,我们宁愿选择沉默。
沉默,意味着这场沟通的失败。败于我们的青涩,败于我们的畏缩,但这又是我们的谨慎,希望自己就算不能帮到他们,至少绝不能刺痛他们。但我也想,这或许不是失败。我们常说医学关怀,需要多去体谅,多去沟通。但是是否有时候,安静也是一种关怀?当患者没有倾诉欲望,或者他真的对于与其病情有关的人员有抵触的时候,我们其实不必把书上的沟通技巧生搬硬套到他们身上,只需安静。不是死水的沉默,而是古井无波的安静,向他们传达尊重与随时倾听的意愿,不主动探究,不过度揣测。安静地没有过多疾病以外的交集,也许也是一种关怀。
老师点评:淑仪宝看来要写出系列对比命名的平行病历哈哈。“热闹与沉默”至少有三重隐喻。阿姨的外向善言(热闹)和阿叔的内向寡言(沉默);躯体病痛带来的明显症状(热闹)和情绪的寡淡(沉默);沟通(热闹)和安静(沉默)。沉默也是一种重要的非语言性沟通,特别在与癌症患者相处时,“向他们传达尊重与随时倾听的意愿,不主动探究,不过度揣测”即是最好的陪伴。针对这样的患者,建议开头不直接问感受,而是去了解他的兴趣爱好,询问需要等也是很好的打开沟通通道的方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