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中心新闻>详细内容

中心新闻

深圳大学医学部“破壁有爱·医行无碍”实践队:系列公益行动助力残障群体融入社会

来源:深医人文 发布时间:2025-08-16 15:34:11 浏览次数: 【字体:


2025年暑期,深圳大学医学部“破壁有爱·医行无碍”实践队以“技术+人文”双轨模式为指引,围绕残障群体需求展开系列公益活动。通过精准服务、深度互动与社会倡导,实践队在八天内完成从启动筹备到落地实践的全流程探索,为构建平等包容的社会环境注入青春力量。

 

01启航阶段:多方联动,锚定目标 | 8月1日

IMG_258 #启动仪式#

2025年8月1日上午,实践队联合深圳市雨燕残疾人关爱事业发展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广东)自强青年融合发展中心等机构,于粤港澳大湾区自强青年融合发展中心举行启动仪式。活动聚焦四大方向:

入户帮扶:为8户特殊儿童家庭提供心理支持与物资援助;

健康科普开展疾病预防与急救知识讲座;

融合实践:组织残健共融活动,促进社会互动;

社区义诊:推动医疗资源下沉至基层。

相关负责人强调,活动需以“人文关怀贯穿医疗实践”,并呼吁青年学子通过行动传递平等包容的社会理念。

IMG_259 

 

02 实践深化:多维服务,精准赋能| 8月2日-8月6日

IMG_258#社区义诊#

 

1、入户慰问:直击需求,传递温度(8月2日)

实践队分组走访龙华社区20户残障家庭,与残障家庭成员深入交流,获悉了罕见病治疗药物昂贵、患儿社交机会匮乏等问题,凸显了残障群体对医疗资源与社交支持的双重渴望。团队现场发放米、油等生活物资,整合探访挖掘出的问题,并设计后续活动。

2、成长向导:学业陪伴,心灵守护(8月1日-6日)

队员两两结对进入残障家庭,为儿童提供学业辅导、心理陪伴及兴趣培养,队员们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萤火虽小,微光烁烁”的使命。

3、社区义诊:健康筛查,观念普及(8月3日)

实践队在龙华街道奋斗者广场开展义诊,为居民提供血压测量、血糖检测等基础筛查,并解答慢性病管理问题。义诊不仅提升公众健康素养,更让医学生直面基层需求,坚定投身医疗卫生事业的信念。

IMG_262 #入户慰问#

IMG_265 #成长向导#

 

03专业拓展:学习实践,深化认知| 8月5日、8月7日

IMG_258 #科普讲座#


1、疾病预防科普:科学应对,破除误区(8月5日、8月8日)

在观湖街道长者服务中心及龙华街道残疾人综合康复服务中心,队员杨凯系统讲解基孔肯亚热、鼠尿病等流行病防治知识,并讲授CAB急救法教学,提升居民急救水平。观湖街道工作人员表示期待更多此类活动,以丰富残障群体健康知识储备。

2、康复医疗参访:技术学习,理念升华(8月7日)

实践队赴东莞市康复医院骨与关节康复科参访,观摩肢体训练、语言矫正等康复流程。陈健医生介绍特色项目与服务理念,队员深刻认识到“专业能力”与“人文关怀”缺一不可,进一步明确医学生的责任定位。

IMG_261

IMG_263 

IMG_264 #医院参访#

 

04融合创新:打破隔阂,共筑未来| 8月8日

IMG_257 #融合活动#


实践队联合自强青年融合发展中心举办“医路暖星,未来可期”主题融合活动,7组残障家庭参与创意绘画、接力赛及“爱心盲盒”互动。孩子们在团队合作中展现潜能,家长感叹“被看见”的温暖。吕旭红老师表示,此类活动旨在让残障儿童“被理解、被赋能”,推动社会包容理念延伸至日常生活。


IMG_258IMG_259

IMG_261 #融合活动#

本次系列实践不仅了解和回应了残障群体对医疗资源、社交支持与健康知识的需求,更得到了龙华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民生事务)、粤港澳大湾区(广东)自强青年融合发展中心、深圳市雨燕残疾人关爱事业发展中心、广大社区居民和残障朋友的充分肯定和欢迎,深入对残障群体处境的认识与理解。李家瑜队长总结道:“破壁有爱不仅是情感关怀,更需要以专业知识打破壁垒。”未来,实践队将继续探索创新服务模式,携手社会各界为残障群体创造更多元、包容的成长环境,以实际行动践行“医行无碍”的承诺。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