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度广东省一流本科社会实践课程 《温暖的医学》课程总结及讨论会顺利进行
2023-2024学年度广东省一流本科社会实践课程 《温暖的医学》课程总结及讨论会顺利进行
2024年7月22日下午,医学人文中心在深圳大学丽湖校区A6办公楼701会议室,举行了2023—2024学年度广东省一流本科社会实践课程《温暖的医学》课程讨论会。中心副主任余佯洋就课程建设的现实意义和课程开展过程中的问题,特别是如何指导学生平行病历写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来自深圳大学总医院、深圳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等直属、附属教学医院的20个科室和深圳市社康中心共41位深圳大学医学部医学人文实践基地负责人、教学秘书和带教老师参加了本次讨论会。
余佯洋首先从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2018)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2020)两份文件的解读入手,指出当前医学人才培养立足于“大健康”理念,服务于“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目标,强调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特点。以此为基础,余佯洋结合叙事医学的目标和要素,梳理《温暖的医学》课程设计理念和要点,阐释了课程两阶段实践对培养医学生临床人文胜任力和临床诊疗思维的作用和意义。
基于观察(细读)和反思的平行病历写作,是叙事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式。接下来,余佯洋通过学生作品案例,向带教老师们详细介绍了平行病历的书写指导和评阅。
首先是对批改格式规范性和评语针对性等方面的要求与建议,余佯洋提醒老师们在评阅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文本的内容,也要对表达方式、创作意图、文本内涵给予同等的重视。而丰富自己的阅读、锐化对文本的感知,对提升评阅水平很有裨益。
接下来,余佯洋重点讲述了如何引导学生的平行病历写作。平行病历是叙事医学实践成果的表达途径之一,也是教学成果的一种检验方式。余佯洋指出,叙事医学实践教学不仅关注知识能力的培养,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呈现。也就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天赋,引导学生通过叙事素养的提升,展现自信自我的同时,实现叙事医学“知识—能力—素质—价值”四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指导和评阅学生写作平行病历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创作思路、面临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沟通对话是非常必要的。在这部分,余佯洋详细分析了一个指导学生多次修改平行病历作品的案例,通过沟通过程中的抽丝剥茧,引导和鼓励学生清理思路、明确视角、梳理叙事实践案例中“发现故事—阐释故事—重构故事”的主线,并结合充分的文献调研增强反思的力度、呈现叙事实践的社会意义和普遍价值。在这个案例中,围绕平行病历写作进行的反复推敲、锤炼,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叙事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叙事素养。
随后,结合实践考核标准和叙事医学病例汇报的介绍,余佯洋再次以“真实世界PBL”来概括二阶实践的特点,强调叙事医学实践和临床能力训练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以三个要点总结了课程特色,即1.构建了基于叙事医学的医学人文实践教学体系,并实现与临床诊疗实践双轨融合;2.充分体现了“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医学发展理念;3.打通了从大一到大五整个五年本科医学教育的床旁教学通道。
最后,余佯洋从叙事传统的演变以及叙事对真实生活的关注、对人性价值的保存做了清晰的解释,并通过分享李娟的《阅读记》,展示了“阅读”文本和生活对自我成长和心灵滋养的意义。带教老师们对课程实践和平行病历评阅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细致的交流和探讨。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