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一流本科社会实践课程《温暖的医学》二阶实践总结会暨师资培训顺利举行
2025年1月2日下午,广东省一流本科社会实践课程《温暖的医学》2024年二阶实践总结会暨师资培训在丽湖校区守慧楼(A6办公楼)701报告厅顺利举行。医学人文中心副主任余佯洋就二阶实践的主旨、教学目标和要求,特别就二阶实践的教学理念、带教思路、实践流程的标准化和同质化等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探讨。来自深圳大学总医院、深圳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等直属、附属教学医院的16个科室和社康中心共55位医学人文实践基地负责人、教学秘书和带教老师参加了本次会议。
一、冥想引导与叙事医学理念介绍
余佯洋先以冥想练习引导老师们觉知身体感受,接着从荣格心理学概念入手,解释了身心关联性问题,引出感性经验和意义构建的重要性。余佯洋指出,“叙事就是作者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人生经验的本质和意义传世给他人”,在实践叙事医学的过程中提高觉知能力(细读),有助于从多维角度理解和回应患者的需要,从而提供更有温度的医疗。
二、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反馈情况
接着,余佯洋扼要地总结了《温暖的医学》课程2024年的主要工作和成绩。如“生·老·病·死”全生命周期生命情景体验的闭环升级打造、主办深圳大学叙事医学发展研讨会暨第二届深小医病例汇报会、主办叙事医学平行病历比赛、开展叙事医学主题公益联合活动9场,并获国家卫健委《健康报》专题报道等。并就2024年度课程一阶实践学生反馈情况,指出各实践基地平均得分值均超过95、学生满意度明显上升的良好发展趋势。
在2024年的课程一阶实践反馈中,深圳大学总医院肿瘤科、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大冲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获评最受欢迎实践基地,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田耕、深圳大学总医院肿瘤科护士杨迪、大冲社康主治医师丁军威获评最受欢迎带教老师。余佯洋鼓励全体带教老师向优秀基地和优秀带教学习。
三、2025年课程建设目标与计划
随后,余佯洋还提出了包括开发叙事医学师资培训课程体系、一阶段“生·老·病·死”全生命周期主题生命教育升级打造、做好《温暖的医学》二阶实践体系各专科叙事医学实践体系建设等2025年课程建设目标和计划。
01二阶实践的具体实施与讨论
随着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实践基地的持续增加,为了同步教学方案、规范课程建设、优化带教过程,余佯洋再次回顾了《温暖的医学》课程设计思路、教学理念和实践流程,重点就二阶实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余佯洋指出,二阶实践的侧重点在深入理解患者疾痛故事后“回应故事”的能力。叙事医学和循证医学在逻辑和实证上的相通之处,有助于学生在二阶实践这一真实世界PBL中锻炼和形成全人临床思维。为此,余佯洋以深小医观察日志的设计和书写为例,讲述了目前正在进行的专科跟访提纲、教案、教学计划等的细化工作,并特别强调了专科跟访提纲的建立和完善对二阶实践开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希望全体带教老师积极探索循证叙事一体化实践的可行途径,并构建专科叙事医学实践的同质化教学体系。
02病例汇报与讨论
在讨论环节,余佯洋以两个二阶实践小组的病例汇报为例,指出了其实践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就病例汇报中存在的结构松散、核心问题不明确、生物-心理-社会三因素缺乏联系、循证-叙事未统合等主要问题,再次强调了在叙事医学病例汇报中所应呈现的全人诊疗思维。
四、文本细读与交流探讨
最后,余佯洋回到文本细读环节,以诺贝尔文学奖为例,生动展示了杰出文本的标准:揭示人类真实的生存状况、体现语言最高的艺术水平、具有理想倾向,并朗读鲁迅先生《记念刘和珍君》全文。带教老师们也就二阶实践带教和本次总结会中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探讨。会议在欢声笑语和掌声中结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