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科研动态>详细内容

科研动态

医学部药学院郑楷副教授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发表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机制研究成果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8-26 10:44:13 浏览次数: 【字体:

近日,深圳大学医学部药学院郑楷副教授和暨南大学王一飞教授课题组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影响因子11.4,中科院一区TOP)在线发表题为“Inhibition of mitophagy via the EIF2S1-ATF4-PRKN pathway contributes to viral encephaliti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通过病毒蛋白ICP34.5US11抑制PRK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促进其自身感染和脑炎的新机制,同时还发现肠道菌群代谢物牛磺酸可促进PRKN表达激活线粒体自噬抑制脑炎的新策略。王一飞教授和郑楷副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HSV-1是最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全球感染普遍,其裂解感染与潜伏感染再激活可引起唇疱疹、角膜炎及脑炎(严重可致盲或死亡)。特别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耐药严重且易造成神经功能损伤,已成为临床治疗难题。该研究首次发现HSV-1嗜神经感染导致粒体自噬受损和异常线粒体在大脑组织聚集。线粒体自噬通过降解病毒蛋白ICP34.5和抑制NFKB介导的神经炎症发挥抗病毒作用,而病毒蛋白ICP34.5US11通过调控PKR-EIF2S1-ATF4信号轴,抑制PRKN的转录水平,进而抑制线粒体自噬的激活和促进病毒感染。使用线粒体自噬激动剂能有效抑制普通和耐药HSV-1的感染,抑制神经元细胞损伤。在小鼠中过表达PRKN同样通过激活线粒体自噬增强其对HSV-1感染的耐受性。此外,在前期菌群代谢物组学的基础上筛选出差异代谢物牛磺酸(Taurine)可以特异性促进PRKN的表达,激活线粒体自噬,进而抑制HSV-1脑部感染和HSE发生发展。该研究成果不仅揭示了HSV-1感染致病的新机制,还为HSE及相关脑炎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广东省重点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are.2024.08.003

此外,郑楷副教授和成都中医药大学张杨副教授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Autophagy(影响因子14.6,中科院一区TOP)在线发表题为“Mapping Autophagy-Related Membrane Contact Site Proteins and Complexes with AutoMCS Navigator”的短评文章。该论文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噬相关的膜接触位点(MCS)蛋白图谱AutoMCS Navigatorhttps://cellknowledge.com.cn/mcsdb/autophagy.html)。该图谱(在线数据库)总结了位于不同细胞器或膜系结构的膜接触位点的蛋白或蛋白复合物在细胞自噬膜形成和延伸,自噬小体转运和整合,自噬溶酶体功能行使等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郑楷副教授和张杨副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80/15548627.2024.2394291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