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详细内容

延续生命·大爱永存—2024年度“无语体师”教学公开课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11-13 点击数: 【字体:

2024年11月10日,在基础医学院解剖学系与医学部团委志愿服务中心的通力合作下,由深圳大学医学部与深圳市红十字会联合举办的以“延续生命·大爱永存”为主题的2024年度“无语体师”教学公开课在丽湖校区成功举办。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特殊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加深学生们对医学伦理、人文关怀的理解,同时缅怀和致敬遗体捐献者。

dc60bc22b3d809e9e187c02fe96d687

活动正式开始前,深圳大学医学部解剖学系蒋威教师详细介绍了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同学们深刻认识到面对的不是一个冰冷的供学习的物体,而是一个曾经鲜活的、具有大爱精神的一个人,一位不会说话的‘无语体师’。随后,深圳市红十字会伍静副部长精彩的报告让学生们对“无语体师”教学公开课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5f7f251c05f8870540971a18b9a1e6e7e761b2094aead616229bca18e7f4a1       医学部党委副书记王嘉蔚表示每一例捐献都是生命的最后馈赠,是大爱的延续,推动了医学的发展,高度肯定了“无语体师”公开课在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和医德医风方面的重要作用,并鼓励学生们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将所学所得应用到未来的医学实践中。

ecf76bfc9b3d76d92ad2e89c9139d32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王钧主任作为资深临床医生代表,他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分享了对生命、对医学的深刻感悟,并鼓励学生们要时刻保持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将人文关怀融入到医学实践中。活动还特别邀请了两位遗体捐献者家属上台,捐献者家属古诚表示:“父亲古美祥生前是深圳大学教职工,病逝后通过市红十字会向深大医学部捐献了遗体,父亲的一生奉献给了深大,希望在死后也能为深大做出贡献。父亲身后重新回到深大成为一名‘无语体师’,圆了父亲的最后心愿”。古诚先生在发言时祝愿医学生们,在医学上有更多作为,能够攻克更多医学难题,为人类延续更多生的希望;另一位捐献者家属贲丽荣女士本身就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她认为,捐献遗体是一件利国利民,更有利于人类医学事业的好事。2023年4月24日,她的丈夫陈忠山病逝后捐献了遗体。而她本人也是一名遗体捐献志愿者,希望能在身后继续为医学事业做出贡献。这些故事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医学事业的贡献,让在场的学生们深受感动,医学生代表们也上台为捐献者家属献花,表达了对他们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感激。

45d265406c2c4154faf6b24de1e9f59    在活动的最后环节,学生们在小提琴悠扬的伴奏下,向“无语体师”致词、献花、鞠躬、默哀,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遗体捐献者的缅怀和敬意,同时也为这次意义非凡的“无语体师”公开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b53cefe6e0ccc2824cdffaa53736668     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解剖学是所有医学基础,也是医学生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基础医学院解剖学系十余年来不断推动遗体器官捐献的宣传、教育等工作,在医学部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先后建成感恩接待室、“无语体师”缅怀大厅等,为捐献家属的接待、安抚提供了场所保障。解剖学系每年积极组织医学生参加海葬、光明树葬等缅怀各活动,将”无语体师”的概念深度融入思政、课程和社会实践各环节,提高了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增加了市民对遗体捐献工作的知晓率和认同率,至今已帮助深圳市内外共749位(截至2024年11月10日) 遗体捐献志愿者完成最后的心愿。此次“无语体师”教学公开课不仅让学生们学到了宝贵的知识和技能,更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遗体捐献志愿者的伟大和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医学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