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亮副教授团队在Cell Reports发表关于疱疹病毒传播的研究成果
近日,深圳大学卡尔森国际肿瘤中心叶亮副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Cell Reports在线发表了题为“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disseminates from the cornea to the CNS in mice by thwarting type III interferon immune defens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通过抑制角膜III型干扰素(IFN-λ)免疫防御入侵中枢神经系统的新机制,为预防和治疗HSV-1引起的脑部感染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潜在治疗方向。深圳大学博士后周建、硕士生肖晓梅、孙文豪、本科生余文强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医学部叶亮副教授为本文独立通讯作者,深圳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病毒,常引起口腔疱疹,也可通过眼睛角膜感染潜入三叉神经并最终扩散至大脑,引发疱疹性脑炎及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然而,HSV-1突破角膜天然免疫屏障传播至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研究团队发现,HSV-1利用其“间谍蛋白”ICP0,在角膜上皮细胞中激活了两个“破坏分子”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1(SOCS1)和SOCS3。SOCS3负责摧毁天然免疫系统的“警报器”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从而阻断III型干扰素(IFN-λ)产生。SOCS1则干扰了IFN-λ抗病毒免疫信号的执行,使细胞无法建立防御状态。这两者联手为病毒打开了“绿色通道”,使其得以逃逸并在大脑中复制。重要的是,通过使用STING激动剂或直接补充IFN-λ,可以重新激活角膜的免疫防御,有效阻断病毒向大脑传播,为预防和治疗角膜病毒感染及病毒诱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新策略。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深圳市医学研究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深圳大学科研团队培育计划、深圳大学医学部有组织科研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elrep.2025.116581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