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全国科普月“实验室开放日”深圳大学站成功举办
探索生命奥秘,点燃科学梦想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加强科普能力建设与弘扬科学精神的号召,推动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激发青少年对生命科学的向往与热爱,2025年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全国科普月“实验室开放日”深圳大学站活动于近日圆满落幕。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深圳市龙华高级中学、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深圳市翠园中学的52名优秀高中生走进大学实验室,亲身体验科研魅力,踏上探索生命奥秘的旅程。
活动在守恒楼A7-501会议室正式拉开帷幕。深圳大学医学部执行主任、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深圳市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长许兴智教授为同学们带来题为《可视化DNA损伤修复》的科普讲座。许教授通过荧光显微视频,生动演示了如何利用激光微束精准诱导DNA损伤,并实时展示修复蛋白聚集应答的全过程。他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基因组不稳定与癌症发生之间的关系,并联系临床实际,解释了化疗、放疗等肿瘤治疗策略背后的科学机制。同学们全神贯注,在短短四十分钟内亲眼“见证”了DNA损伤与修复的动态过程,感受微观生命现象背后的科学之美。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移步至广东省基因组稳定性与疾病防治重点实验室进行参观与实操。在王志峰助理教授的引导下,大家逐步揭开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神秘面纱”;彭斌副教授则以形象生动的比喻,为同学们讲解了紫外微激光定点诱导DNA损伤成像技术及DNA纤维示踪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最令人兴奋的环节当属动手实验体验。在博士生李嘉恒的指导下,同学们亲自操作微激光束定点诱导DNA损伤偶联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实时观测DNA损伤后修复蛋白的动态募集过程。当荧光标记的蛋白在激光刺激下迅速聚集于损伤位点时,实验室中响起阵阵惊叹。这一刻,他们不再是讲台下的听众,而是真正走进科学现场的探索者。
活动尾声,许兴智教授为所有参与学生颁发了社会实践证书,并合影留念。这份证书不仅是对同学们积极参与的认可,更是一颗播撒在未来科学家心中的种子。
本次“实验室开放日”通过前沿科研内容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成功搭建起大学与中学之间的科学教育桥梁,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激发了科研兴趣,也充分体现了深圳大学医学部在科普教育、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方面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将继续推进科学普及与创新实践深度融合,为培养未来科技后备人才贡献力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