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学术讲座简讯】探索金属团簇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潜力和应用
2024年1月15日下午,应深圳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杨华艳特聘教授的邀请,金属团簇领域著名学者山东大学孙頔教授、厦门大学孔祥建教授、厦门大学谭元植教授和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张潜翀研究员在深圳大学丽湖校区A7沙河苑对各自课题组在纳米团簇领域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精彩报告。其中,孙頔教授的报告主题为“分级银簇的构筑及演变机制”,孔祥建教授的报告主题是“稀土团簇的合成与磁光效应”,谭元植教授的报告的主题是“分子纳米碳的合成”,张潜翀研究员的报告主题是“团簇化合物单分子电导研究的新进展与挑战”。此次讲座吸引了来自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化学环境与工程学院师生的积极参与。
左起:吴玥助理教授 舒桐助理教授 李霄鹏教授 张潜翀研究员 谭元植教授 孙頔教授
孔祥建教授 杨华艳教授 陈智助理教授
报告中,孔祥建教授分享了稀土团簇的合成与磁光效应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稀土元素独特的磁光性质以及在信息存储、光电器件和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孔教授的研究团队成功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优异手磁光性能的稀土团簇材料,进一步拓展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谭元植教授详细介绍了分子纳米碳的合成方法与特性。他指出,分子纳米碳作为一种新型碳基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光学和热学性能,在能源、环境、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精确控制合成条件,谭教授成功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优异性能的分子纳米碳材料,为该领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张潜翀研究员分享了团簇化合物单分子电导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挑战。他详细介绍了团簇化合物单分子电导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以及近年来取得的重大成果。同时,他也指出了当前研究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强调了团簇化合物单分子电导研究在基础科学和实际应用中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探索团簇化合物的电导机制和调控手段,有望为新型电子器件、分子电路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材料和思路。然而,目前的研究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提高电导率、优化稳定性、实现可控制备等。
孙頔教授深入探讨了分级银簇的构筑及演变机制。他指出,分级银簇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具有独特的光学、电学和催化性能,在光电转换、传感器和能源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精确控制合成条件,孙教授成功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优异性能的分级银簇材料,并对其演变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孙教授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金属簇合物的形成和演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金属簇合物材料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未来,孙教授团队将继续深入研究分级银簇的性质和应用,为金属簇合物材料在能源、环境、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此次学术报告活动为校内外学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学术思想的碰撞与融合。与会者纷纷表示,通过聆听各位专家的报告,不仅对材料科学前沿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为未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报告嘉宾简介:
孙頔,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23年)和优秀青年基金(2018年)获得者。主要研究分级银簇的构筑与演变机制。近五年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00余篇,H指数 = 61,入选爱思唯尔2021、2022年(化学)中国高被引学者。目前担任National Science Open 副编辑,Chin. ChemLett.,Chinese J. Struc. Chem.等杂志青年编委。
孔祥建,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核稀土团簇的合成策略、组装规律和磁光效应研究。累积发表SCI论文120余篇,被引7000余次。曾获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6年)、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2014年)等项目支持。目前担任《结构化学》和《Polyoxometalates》期刊编委, 《中国科学化学》、《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和《中国化学快报》青年编委。
谭元植,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层次青年人才。主要从事富碳纳米分子(如石墨烯分子、巴基碗、碳纳米环等)的合成、功能化、超分子组装及其相关性能研究。2012年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013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01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完成人)。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Materials等发表多篇论文。
张潜翀,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配位化学与分子电子学结合的相关实验和理论研究。入选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春苗”人才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研发计划培育项目、面上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发表论文20篇。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