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损伤与肿瘤辐射抵抗的分子机制研究报告会在医学部卡尔森国际肿瘤中心顺利召开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2-21 11:27:32 浏览次数: 【字体:

       2025年1月16至17日,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所长邵春林研究员,应深圳大学卡尔森国际肿瘤中心主任朱卫国教授的邀请,莅临深圳大学丽湖校区并于17日上午在A1-135会议室进行了题为“辐射损伤与肿瘤辐射抵抗的分子机制研究”的学术讲座。朱教授陪同邵所长参观了丽湖校区和省重点实验室并向其介绍了深圳大学医学部和肿瘤中心的发展情况。邵所长对卡尔森国际肿瘤中心锐意进取的精神和在肿瘤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期望共同推进我国放射医学及肿瘤学学科前沿的研究。

 

      绍所长首先介绍了辐射在组织损伤、遗传效应及癌症发生方面的作用背景;然后重点介绍了对放疗抵抗关键靶点的筛选和作用机制的研究。他强调了在放射治疗中,不仅要重视肿瘤的治疗效果,也不能忽视正常组织的保护。在2022 年 9 月发表于《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的研究中,绍所长团队发现乏氧肺癌细胞外泌体抑制周围富氧肺癌细胞铁死亡,诱导辐射抵抗,确定外泌体 ANGPTL4 蛋白为关键信号分子,为肺癌分子靶向与放疗联合治疗提供新途径。同时,绍所长还探讨了放射性损伤的系统性特点,如右肺照射可致左肺损伤,强调放射防护需考虑系统性生物学损伤。此外,绍所长介绍了近期发表于《Autophagy》的研究,揭示胶质母细胞瘤中 TGM2 通过 SDC1 依赖方式转运至溶酶体,增强肿瘤辐射抵抗,为该疾病放疗提供新潜在增敏靶点。通过这些研究,邵春林研究员展示了其在放射医学领域的深厚造诣和对肿瘤辐射抵抗机制的深刻理解,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见解和前沿研究进展,为大家呈现了一场关于“辐射损伤与肿瘤辐射抵抗的分子机制研究”的精彩学术讲座,引发了与会师生的热烈反响。 

主讲嘉宾简介 

       邵春林研究员是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所长、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及基础医学学科发展中心副主任,同时也是2023年中国高被引学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咨询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及“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咨询专家,他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放射医学和肿瘤放射生物学等领域,已发表超过140篇SCI论文。邵春林研究员曾在日本京都大学、日本国立放射医学研究所、牛津大学Gray肿瘤研究所等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工作多年,主持了20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的重点科研项目,并在多个学术组织中担任重要职务,包括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环境与辐射生物物理分会会长、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预防医学会放射卫生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核学会副理事长等,以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防护专委会、粒子治疗专委会、放射医学专委会等多个学会的常委。他还在多个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并担任甘肃省重离子医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成果获得了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与二等奖、上海市优秀发明金奖等多项荣誉,并担任《Radiation Medicine and Protection》副主编,以及《Front. Immunol.》、《Front. Oncol.》、《Brit. J. Radiol.》、《J. Radiat. Res.》等学术期刊的编辑。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