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2023年度全体委员会暨学术会议在深圳大学隆重举行
12月16日,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2023年度全体委员会暨学术会议在深圳大学丽湖校区文汇礼堂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教育分会主办,深圳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医学部承办。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主任委员王维民,人民卫生出版社副总编辑朱双龙,深圳市教育局高等教育处(中外合作办学处)二级调研员马蓉,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和国际合作处副处长李馥宣,医学教育分会名誉主委、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特聘专家、原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吕兆丰等50多位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常委、委员,全国多所医学院校和医院的党委书记、校长、院长和专家教授,及深圳大学副校长周辉、医学部党委书记殷涛、医学部执行主任许兴智出席会议。
16日上午9点,大会正式开幕。周辉代表承办单位对各位领导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周辉表示,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深圳大学发展迅速,医学部和附属医院的建设也日新月异,其中临床医学ESI排名进入全球前3‰,目前医学部二期也已经在建设中。周辉详细介绍了深圳大学在人才引进方面的热忱态度和高水平的科研生活支持力度,并诚挚地邀请海内外人才前来,一道投身于深圳大学的进一步发展中。
王维民发表大会致辞。他首先感谢了吕兆丰等专家教授对医学教育分会所作的贡献。他认为,当前的中国医学教育经过150余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许多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的医学教育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需要努力追赶。同时,国内也存在医学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发展参差不齐等现实问题,需要从顶层设计等多方面筹划解决。他指出,中国的医学教育是“健康中国”的基础,本科教育又是重中之重。他倡导医学教育界团结协作、脚踏实地,放眼世界、立足国情,共同促进中国医学教育的高水平发展。
接着,医学教育分会聘请医学教育分会名誉主委、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特聘专家、原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吕兆丰为第九届委员会名誉主委、顾问,同时聘请第八届医学教育分会副主任委员陶立坚、谷晓红为分会顾问。王维民向三位专家颁发聘书。吕兆丰表示,当前的医学教育和国家新时代、新征程对医学人才的需要之间,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他希望各位专家同仁一起努力,让中国的医学教育适应时代要求、继续前进。
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北京大学医学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谢阿娜主持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2023年度研究课题立项和教学成果征集活动结果公布及颁奖仪式环节。本年度“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共收到135所院校的1032项课题申请,经初评、函评和会评,确立了50项重点立项课题,367项立项课题,共计417项课题立项。北京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西南医科大学等获2023年度“高质量医学教育研究立项高校”,哈尔滨医科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大学等获2023年度“高质量在线课程教学成果推荐高校”,吉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昆明医科大学等获2023年度“高质量临床教学案例成果推荐高校”。
在大会报告环节,王维民作了题为《温故知新:改革医学教育,为健康中国2030保驾护航——抓住机遇,面向未来,新时代医学教育发展与改革专家共识》的报告。王维民表示,20世纪以来,医学教育模式不断发展。当前,处于全球科技革命、健康中国战略、医教协同战略交叉背景之下的机遇与挑战,对中国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从加强医教协同、制定中长期规划和顶层设计、修订《医师法》、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完善专业认证体系等16个方面,对中国医学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提出了全面的思考。他认为,要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尊重医学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完整性。医学教育应着眼于胜任力导向的落地,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保驾护航。
朱双龙作了题为《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推动医学教材出版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报告。他指出,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要运用好“六个必须坚持”,明确教材建设的新使命,强化思政、立德树人;明确教材建设新要求:管建结合、质量第一。教材建设应坚持人民至上的教材高质量发展思路,把维护和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健康水平、提高健康预期寿命作为终极目标;要突出医学人文,提升医学温度。在教材发展上,要坚持自信自立,坚持问题导向,建设思政案例库,提升数字资源、补充最新内容、补足教材品种。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南强重点岗位教授鲍威作了题为《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大学就读经历调查及其应用》的大会报告。她着眼于院校影响力和就读经历对学生的影响,提出随着学生成就的测量指标的变化,应有适应新环境、新要求的新指标的出台。她指出,通过院校调研分析,当前志行合一型学生的比例有待提升,医学界和高等教育界要协同发展,共同推动医学生的培养。
上海健康医学院原校长黄钢作了题为《教学发展与教师成长》的大会报告。他认为,当前教育模式的变化和新时代的要求,对教师提出了诸多挑战。教师首先要善于学习、敢于实践、富于创造。医学院校要着力于教学环境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师活动与教师发展政策,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融入人文教育,把职业变成事业。建立形成性评价体系,把实践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并引入现代教育技术,以初心引领教育教学的认识和进步。
下午,来自中国医科大学终身教授孙宝志和锦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闻德亮分别作了《全球标准医学生考核评价新理念:支持学习的考评——世界名校举例》、《医师职业精神的评价与培养体系构建及创新实践》的学术交流报告。孙宝志介绍了哈佛大学医学院等世界知名的医学院校临床前期教育考核的特点,强调了作为定性考评的叙述性评价在医学教育中的意义和价值。闻德亮从医师职业精神的内涵入手,着重介绍了医师职业精神评价体系建设的挑战以及对此的深入思考。
接着,南方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文民刚、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翟双庆分别作了《生态型数字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探索》、《新时代中医教育的几点思考》的学术交流报告。文民刚以南方医科大学在数字化建设方面的经验为例,提出精细拆分教育教学元素,精准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现了数字化覆盖教学和实践中全过程、全要素的考核和评价的作用,以及数据采集、数据库建设的作用。翟双庆指出,中医教育同样体现出了医学教育的精英教育、专业教育等性质,但在课程体系、教育途径、培养模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不同,提出“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的教育培养思路,并以丰富的例子展现了相关改革和培养成果。
北京大学护理学院教授孙宏玉、深圳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王子梅分别作了《新时代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深圳大学医学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与发展》的报告。孙宏玉提出,要将护理人才培养放在新医科建设、融入“预防-管理-康复”生命全周期的大背景下,她从护理学专业认证、促进师生研究项目的开展、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等角度深入思考和开展工作,提出高层次、复合型护理人才培养、推动护理科技创新的目标。王子梅介绍了深圳大学建校历史和“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特色,详细介绍了医学部建院以来的发展概况、当前机构设置等,着重讲述了医学部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理念,办学理念的调整、办学环境的改善、教学模式的优化等,用丰富的数据和实例呈现了深医“一体两翼新引擎”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和已取得的成绩,提出了引领深圳医学、打造世界品牌、以科技创新为牵引发展医学教育的远景目标。专家们精彩的发言获得与会者的热烈掌声。
其后,与会专家代表还分别就“医学教育研究”、“教师教学发展”、“临床教学案例”、“医学生发展与培养质量监测”、“医学教师发展中心建设与医学教育共享学习平台”等重要议题进行了充分探讨。本次会议是新冠疫情结束后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大会,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和代表500余人参会。会议为新时期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凝聚共识、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的执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今年是我校建校40周年,也是医学部成立15周年,此次盛会在我校顺利召开,不仅是对我校医学教育水平的肯定,也必然对我校未来医学教育和医学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