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医国际新篇章——深圳大学医学部2024年国际学术交流项目成功举办
深圳大学医学部2024年国际学术交流项目(International Academic Mobility Program)于2024年7月1日-2025年1月10日在丽湖校区成功举办。项目分为博士生及青年教师的交流交换(2024年7月1日-9月25日)及本科生的交流交换(2024年9月7日-2025年1月10日)。来自阿里·法拉比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的2名青年教师、4名博士研究生及14名本科生来校开展了学术交流及毕业设计相关实验工作。
国际学术交流项目由深圳大学医学部主办,依托2023年列入《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的《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与深圳大学谅解与合作备忘录》,以及2024年10月在深圳大学揭牌的深圳-阿拉木图医学科学前沿联合实验室(“salFMS”)。项目旨在致力于营造国际化的办学氛围,拓展国际化医学相关专业优质生源,并促进中哈两国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国际学术交流项目(博士生及青年教师)启动会
2024年7月初,国际学术交流项目(博士生及青年教师)正式启动,青年教师迪娜·舒卡塔耶娃(Dina Shokatayeva)博士、西里娜·占特莱索娃(Sirina Zhantlessova)博士及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在读博士生伊娜拉·阿巴希泽(Inara Abashidze)等6人分别就自己在阿拉木图实验室的研究课题做了汇报。医学部执行主任许兴智及深圳-阿拉木图医学科学前沿联合实验室相关负责人听取了汇报并为来访的师生推荐了医学部开展相关课题研究的实验室。
国际学术交流项目(本科生)开幕仪式
9月初,国际学术交流项目(本科生)正式启动,医学部执行主任许兴智教授主持开幕式,他代表主办方对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同学们表示热烈欢迎,对交换生项目正式启动实施表示祝贺。随后,许兴智主任对深圳市、深圳大学做了简要介绍,重点介绍了医学部的学院设置、师资力量、研究成果、人才培养特色等基本情况。留学生们开始了在校为期一学期的学习生活。
交换生开学季活动及文化体验(SICA供图)
在校期间,交换生们参加了由深圳大学举办的一场别开生面的中秋迎新活动,国际交流与合作部项目负责人向同学们介绍了荔园生活、学习的日常。海内外师生欢度中秋,哈萨克斯坦的同学们第一次体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项目授课及交流拓展活动
医学部围绕“基因不稳定与疾病”、“DNA损伤应答”、“基因工程小鼠与人类疾病”、“微流控技术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等学术方向对同学们进行了授课和实验体验,参与授课的有许兴智教授、Shunichi Takeda教授、裴新海教授、孔湉湉教授、杨华艳教授、刘宝华教授等,均为医学部相关学科的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同学们还参加了第二届医学部留学博士研究生学术沙龙、2024年医学部中外师生拓展交流活动,参访了位于龙岗区的甘坑古镇,体验了广东特有的客家民俗文化,了解了客家人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承。
实验进展汇报
基础医学院苏文副教授、侯文雅助理教授、公共卫生学院张晶副教授担任项目班主任,每月定期组织实验进度汇报。医学部行政办公室相关老师积极配合,及时为交换生解决在校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期末,多名交换生获得导师认可,表示有意向申请我校2025年秋季留学博士研究生项目,医学部组织专家组成面试小组,提前锁定优质生源,拟录取6名同学为医学部2025年秋季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专业留学直博生。
欢送会现场(SICA供图)
时光飞逝,2025年1月3日,医学部交换生参加了由国际交流与合作部组织的期末总结与老生欢送会,大家共同回忆了温馨感人的校园时光,观摩了来自深圳大学东京学院的中山壹生带来了中国与日本茶艺的表演及茶道精神解读,互动环节充满欢声笑语。
结营仪式
1月9日,医学部组织了国际学术交流项目结业仪式,交换生门积极分享了在深大的学习生活心得体会。许兴智执行主任对同学们在医学部一学期的交流学习成果表示肯定,同时对同学们今后的发展寄予厚望,他指出,除了实验技术外,科研思维也将成为同学们在未来生活中的重要财富。随后,许兴智主任为同学们颁发了结营证书。本次国际学术交流项目的成功举办是医学部国际化工作的成果之一,是医学部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体现,借此活动也希望能够吸纳更多优秀的留学生来荔园就读深造。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